薩非墨沒有遲疑,立即命令停止轉向,同時把航速降到兩節。
此時,薩非墨遇到了一個難題。
因為把航向設為二百一十度,所以“海龍”號做的左轉向,而不是右轉向。在薩非墨下令停止轉向時,右舷對準了“加利福尼亞”號。也就是說,兩艘潛艇的航向正好相反,而不是相同。
難題是,要想咬住“加利福尼亞”號,“海龍”號必須再次轉向一百八十度。
以兩節的航速,“海龍”號轉向一百八十度,至少需要兩分鐘。
雖然在此期間,美軍潛艇的航行距離可以忽略不計,但是“華盛頓”號艦體變形發出的噪聲足以掩蓋潛艇發出的聲響。
丟失了目標,誰也無法保證能夠再此抓住目標。
事實上,“海龍”號根本沒有機會咬住“加利福尼亞”號。別忘了,“海龍”號只是一艘配備了AIP系統的常規潛艇,而“加利福尼亞”號是一艘最高航速能夠達到三十五節的攻擊核潛艇。
完成轉向後,“海龍”號就算處於有利位置,也要把航母提高到十二節。
使用AIP系統,“海龍”號最快能達到八節,而且無法長期航行,只有使用蓄電池,才能跟上美軍潛艇。
進入瀨戶內海之後,“海龍”號就沒有上浮充電,蓄電池裡的電能只有正常情況下的百分之八十。因為長期水下航行,“海龍”號的AIP系統也只剩下了不到三成的燃料,僅夠完成任務後前往朝鮮東北地區的港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