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躍龍的想法很簡單:在轟炸開始後才發出訊息,然後趁亂離開戰場。
為此,他讓兩名偵察兵帶著電臺藏在兩公里外的樹林裡面,其他偵察兵分散部署在撤退線路上。
完成任務很重要,活著回去也很重要。
有的時候,把敵人想像得過於強大也不是好事。
雖然美國搞出了“愛國者”、THAAD等耳熟能詳的防空系統,NMD與BMD更是獨步全球,但是美軍比任何軍隊都依賴主動進攻,即把威脅消滅在地面上,阻止敵人的戰鬥機升空作戰。
即便敵機已經升空,美軍的防空主力也是各種先進戰鬥機,而不是防空導彈。
形成這種局面,不是美軍不重視防空,而是美軍從未遇到過真正的對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即便在美軍輸得最慘的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中,對手的空中力量也非常有限,最多隻能進行要地防空,對美軍的地面部隊沒有威脅。蘇聯解體後,美國的軍事優勢更加明顯,別說轟炸美軍的地面部隊,能在空中挑戰美軍的對手都不多。冷戰結束後的二十多年裡,美軍從未遇到過有威脅的空中力量。從海灣戰爭到科索沃戰爭、再到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從來都是美軍的戰鬥機與轟炸機主宰天空,用丨炸丨彈與導彈把敵人消滅在地面上。
沒有對手,自然沒有需求。
美軍在F-22A與F-35中做出的選擇,足以說明這個問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