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個無愧於心!”正德帝朗聲大讚,然後話鋒一轉,質問李濟中道:“若你有位至交好友,夫妻均比你年少,你去他府上做客,將如何稱呼他的妻子?”
李濟中皺皺眉,道:“賢弟妹。”
正德帝繼續問:“此賢弟妹豈能與同宗弟妻相提並論?”
李濟中明白正德帝的意思,仰頭道:“不可相提並論,然武英侯曾經承諾馮實……”
他話沒說完,便被正德帝打斷:“武英侯的承諾朕被你更清楚,他承諾會替馮實照拂蘇氏母子,難道他娶了蘇氏,給蘇氏母子常人難給的榮華富貴,不算照拂?難道馮實在天有靈,見妻兒吃得好住得好,他會怨恨武英侯對妻兒太好?”
李濟中額頭冒汗,撐地的雙手微微地顫抖起來,最後掙扎道:“可,兄弟之妻不可欺……”
正德帝氣笑了,盯著李濟中問:“看來李卿還是以為,馮實死後,蕭震給蘇氏侯夫人的誥命、給馮實的子女榮華,是為欺?朝廷設御史臺,是讓你們這些御史監察朝廷、諸侯官吏,若有失職敗德、違法亂紀立即揭發告之於朕,你身為御史,卻連什麼是照拂施恩什麼是忘恩負義都分辨不清,叫朕如何放心將監察百官的重任交到你這等人手中?”
說完,正德帝當朝罷免李濟中御史一職,讓他回家思過去了。
李濟中灰溜溜地被驅逐出朝廷,其他御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低著腦袋,沒有再吱聲。
正德帝肅容掃視一圈文武百官,不悅道:“放眼整個大周,外有匈奴、倭寇賊心不死,屢屢犯境擾民,內有貪官汙吏欺上瞞下魚肉百姓,朕要治理天下,沒有那閒暇功夫管你們娶誰休誰,以後少拿這等瑣事來煩朕,有那心思,多替朕獻幾道治國良策罷!”
龍顏大怒,眾臣包括蕭震都跪在地上,齊呼道:“臣等知罪!”
“散朝!”
正德帝冷聲終止了這場鬧劇。
.
下午忙完政事,正德帝揉揉額頭,想起蕭震這事,他皺皺眉,去了皇后的鳳儀宮。
皇后出來迎接,見帝王眉頭微皺似有煩心之事,不由關切道:“皇上又頭疼了?”
正德帝一直有個病症,遇到難題便會頭疼,越是難以解決,越是頭疼欲裂,年輕時發作的次數少,這兩年漸漸嚴重了起來,不過一般都是小疼一會兒就過了,只有威脅到江山社稷生死存亡,正德帝才會承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正德帝搖搖頭,笑著安撫道:“只是有點累,你幫我按按。”
皇后放了心,扶正德帝到榻上,然後讓正德帝躺在她在腿上,她溫柔地為其按.揉額頭。
正德帝長長地呼了一口氣,操勞一日下來,他也挺累的,誰說皇帝好當?
躺了會兒,正德帝睜開眼睛,好笑道:“今日有人參了武英侯一本,理由你絕對想不到。”
皇后面露疑惑:“武英侯犯事了?”
正德帝簡單地解釋了一番。
皇后錯愕,呆了會兒才想起繼續為正德帝捏額頭。
正德帝嘆道:“武英侯是難得的將才,朕豈會因為這點小事就罰他?只是,朕雖然免了李御史的職,但武英侯此舉,確實欠妥當,天底下好女人千千萬萬,他想娶媳婦,朕馬上可以為他賜婚,何必非要與蘇氏糾.纏,憑白招惹閒言碎語。”
皇后沒說話,只安靜地服侍丈夫。
正德帝來找她抱怨,就是希望得到迴應,見皇后目光柔柔的,用一種看孩子的眼神看著他,正德帝奇怪了,握住她手道:“你不這麼想?”
皇后點頭,在正德帝不解的眼神裡,她輕聲問:“如皇上所說,天底下的女人千千萬萬,可在武英侯被人誣陷貶官沒收家財時,是誰與他坐在一輛驢車上,冒著風雪從彰城趕到了鳳陽?在武英侯賣力氣扛米的時候,是誰照顧他一日三餐?在武英侯被皇上重用,是誰苦勸他別退了皇上安排的婢女?在武英侯隨皇上出征,前途未卜時,是誰在家中為他憂心忡忡?”
看著皇后溫柔似水的眼睛,正德帝突然說不出話了。
皇后繼續手上的動作,幽幽道:“世上的好女人千千萬萬,但與武英侯同甘共苦的,只有蘇氏。武英侯的性情皇上比我更熟悉,我猜啊,武英侯可能早就對蘇氏動心了,可他記著馮實,在鳳陽那麼久就不肯跨出那一步,直到來了金陵,見到沈大人,他那根木頭才慌了,這才匆匆去提親。”
似是親眼瞧見了一般,皇后輕輕笑了,四十出頭的女人,這一笑,竟流露出幾分小姑娘才有的嬌俏。
正德帝怦然心動,坐起來將皇后抱到懷裡,佩服道:“還是你懂,朕險些誤會了武英侯。”
皇后靠著他肩膀,低低道:“那也是皇上慧眼識珠,挑了阿徹為昉兒伴讀,我一看阿徹那孩子,就知道蘇氏、蕭震一定是正派之人。
腦海裡冒出阿徹少年老成的模樣,正德帝笑了,他看人的眼光,從未差過。
重華宮,周元昉也在與阿徹聊這件事:“武英侯要娶你娘,你不生氣?”
阿徹疑道:“為何生氣?”
周元昉哼了哼:“武英侯與你爹兄弟相稱,現在卻……”
阿徹聞言,正色道:“殿下此言差矣,侯爺光明磊落重情重義,他若重色輕友,早在鳳陽便可娶了我娘,正因為侯爺記得他與我爹的情義,才會默許我娘搬走改嫁。現在他去提親,其實是為了給我撐腰,以免我不肯認祖歸宗,被人詬病不孝。”
周元昉這才記起阿徹的身世,可不是,如果阿徹上面沒有父親,沈復要認他,阿徹怎麼拒絕?輕易答應了,太憋屈,憑什麼那麼便宜沈復?不答應,朝廷那幫御史肯定有話說,搬出一堆父慈子孝的道理逼迫阿徹。
“這樣看,武英侯還挺好啊。”周元昉若有所思地道。
九歲的三皇子,對經常被二皇子拉去切磋武藝的蕭震,終於有點好印象了。
然而二皇子的生母淑妃,也就是當初的遼王府側妃陳氏,卻因為蕭震與蘇氏的結親,心存不滿。
這晚正德帝來她宮裡,一番纏.綿後,淑妃閒聊似的提到了蕭震,不贊同地道:“馮徹是三殿下身邊的伴讀,武英侯身為他的義父,蘇氏身為他的母親,更改謹小慎微做出表率,如今鬧得滿城風雨,人人恥笑,馮徹也成了笑柄。”
一個笑柄,就不適合再做皇子伴讀了。
淑妃將沒有說出口的話,用眼神傳遞給了寵愛她的帝王。
正德帝卻發出一聲冷笑,盯著臉上殘留紅.暈的女人問:“你是說,武英侯德行有損,朕不該再用他?”
淑妃早被他驟冷的神色嚇到了,慌不迭爬下床,跪地請罪道:“臣妾不敢,臣妾只是……”
只是想將阿徹逐出宮,斷了阿徹與三皇子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