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食, 蘇錦給蕭震倒了一碗茶, 然後坐在蕭震對面,默默地瞧著他。蕭震在等她開口,長久沒等到, 他疑惑地瞥了過去,卻見蘇錦正一臉複雜, 小手攥著帕子,似有難言之隱。
蕭震垂眸道:“弟妹有苦衷?”
蘇錦沒苦衷, 她就是, 挺心疼蕭震的。
她低下頭,輕聲問:“侯爺,馮實與你說過我小時候的事嗎?譬如我的家世。”
蕭震很意外她會問這個,見蘇錦低著頭,他鼓足勇氣看她,道:“說過一些。”
蘇錦苦笑, 對著地面自嘲道:“我這個人呢,喜歡我的人誇我敢作敢當不畏人言, 憎惡我的人便罵我不守婦道不要臉,反正我就這麼過來了,現在再想贏個乾乾淨淨的好名聲也是做夢, 所以我乾脆不委屈自己,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蕭震不禁自責,那年初遇, 他也曾覺得蘇錦厚顏無恥,只是在一起久了,熟悉了蘇錦的為人,蕭震便知道,蘇錦只是活得太真,不欺誰不怕誰,也不會因為閒言碎語就不做生意了。但條件允許的時候,蘇錦也很通情達理,知道怎麼讓日子過得更好,丟掉不必要的罵名。
蘇錦的目光,落到了蕭震長袍底下的鞋上,幽幽道:“我對侯爺的心,自從我說出口後就一直沒變過,這次侯爺為了維護我們娘仨才想出了假成親的法子,雖然是假的,但能嫁給侯爺,我心裡很高興。”
蕭震耳根發熱,她,她說話總是這麼大膽。
“侯爺把我當弟妹照拂了那麼多年,或許在旁人眼裡,咱們就是親大伯子與弟妹,你我結親的訊息一旦傳出去,勢必會惹來新的非議。這麼說吧,我不嫁侯爺,沈復若來糾.纏,我躲在內宅不出門,外人怎麼嘲笑我一女侍二夫我都聽不見,難受的是必須出門的阿徹,養父死了,他有爹不認,怕會被人詬病不孝。可我嫁了侯爺,你就成了阿徹名正言順的父親,如此阿徹不認沈復也情有可原。”
蕭震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的確是這樣,義子是認,說斷就斷,繼子卻是律法認可的家族一員。
蘇錦慢慢地抬起頭,看著蕭震的眼睛道:“嫁給侯爺,阿徹身上的負擔少了,但你我卻將揹負最大的非議,他們會說我勾.引人,會嘲笑侯爺道貌岸然當初說了把我當弟妹最後又勾搭成奸。侯爺,我自小活在流言蜚語中,蝨子多了不怕癢,你卻是身家清白堂堂正正的英雄,你真的不怕被我連累?”
蕭震神色微變,昨日他只想為她排憂解難,沒想那麼多。
蘇錦也是經過一晚深思熟慮才來找他談話的,呼口氣,蘇錦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正經語氣道:“侯爺,人言可畏,侯爺反悔娶我我也不會怪你,我只怕你現在答應了,日後被人指著脊樑骨說三道四時,侯爺身心煎熬。侯爺重情重義,如果因為我讓你痛不欲生,那我一定會離開,與其被人罵了再分開,不如咱們一開始就別結這個親。”
如果蕭震做不到把流言當耳旁風,婚後兩人一定會成為怨偶,那又何必?
蘇錦寧可嫁一個她不喜歡的人,也不想害蕭震糾結一生。
小婦人一副為他著想的語氣,蕭震卻不領情,冷聲道:“我蕭震做事只求無愧天地良心,我曾承諾馮實會照顧你們娘仨,那我眼裡你們娘仨便是最重要的,只要護好你們,我蕭震就算沒白活,他人閒言碎語與我何干?他們揹著我說,我管不著,誰敢來我面前多嘴,我一拳打不死他。”
這話太狠太狂,蘇錦又想笑,又迷茫。
蕭震這麼在乎她們娘仨,到底有幾分是因為馮實的捨身相救,有幾分是因為她?
蘇錦同樣離座,問他最後一個問題:“侯爺不怕非議,也不在乎正妻之位被我佔了?以後侯爺可能會遇到一位讓你傾心的女子,那時你怎麼辦?你捨得委屈她無名無分地跟著你?”
蕭震喉頭一滾,垂眸道:“我不會再喜歡任何人。”
心裡已經有了她,就算再來一個與蘇錦一樣美豔潑辣獨立自強的未婚姑娘,蕭震也不會要。
說完這句,蕭震大步離去,沒有看蘇錦,也沒有給蘇錦勸他的機會。
為了向蘇錦表明他的決心,第二天,蕭震就讓徐文請了媒婆,來蘇宅提親。
想著蕭震大義凜然的模樣,蘇錦心情複雜地應了。
媒人走後不久,有個自稱沈府管事的男人送來一籃紫葡萄,那葡萄顆粒飽滿,水靈靈一看就是剛摘不久的。門房將葡萄交給如意,如意已經明白主子的心意了,怕小姐饞葡萄,如意先將一籃葡萄放在前院,只拿了隨葡萄一起送來的書信去見蘇錦。
蘇錦正在給女兒解釋她要與乾爹成親這件事,阿滿聽說以後可以跟乾爹一起住了,高興地恨不得讓孃親現在就帶她嫁過去,孃親、乾爹、哥哥的煩惱她一概不懂。
“太太。”如意將信封遞給蘇錦。
黃褐色的信封上,只用寥寥幾筆勾勒了一座涼亭。
蘇錦在心裡呸了一口,沈復這傢伙,不愧是書生,風花雪月信手拈來。
仗著女兒不認字,蘇錦徑自扯開信封,拿出一張薄薄的信紙。
錦娘愛鑑:
初七黃昏一別,忽覺度日如年,朝堂稟事時想你,提筆批註時想你,相思刻骨。
昨夜夢迴揚州,見你在孫家園內欲摘葡萄,我出言阻止,你惱羞成怒,三日不曾理我。
故尋來一籃葡萄,以息錦娘之怒。
落款,沈雲亭。
看完這封信,蘇錦有片刻恍惚。那時候她窮,沈復也沒錢,有一次兩人去山裡玩,半路經過一家葡萄園,綠油油的藤上掛著一串串的紫葡萄,饞得她直流口水。蘇錦想偷偷進去摘一串解饞,袖子都擼起來準備鑽籬笆了,沈復硬是抱住她不許她去,最後還想把她拖走。
蘇錦氣死了,葡萄不摘了,山裡也不去了,一把推開沈復,頭也不回地回了家,然後整整三天都沒搭理沈復,急得沈復不知從哪弄來一串葡萄,才把她哄好。
陳年往事,被沈復一提醒,居然清晰地浮了上來。
“娘,上面寫什麼了?”阿滿忽然湊過來,盯著信紙看。
蘇錦回神,笑道:“如意買了葡萄,在前院放著呢,阿滿去吃吧。”
阿滿樂了,立即跑到榻前,讓如意給她穿鞋。
如意領著阿滿走了,蘇錦又看了一遍信,然後找來紙筆,給沈復寫回信:
“元亭,我十四歲時,你問我願不願意嫁你為妻,我說願意。春日桃花樹下,你說你會負責,我也信你,可最終,我只等來你十兩白銀,與一句一別兩寬各自歡喜。我很生氣,但我更喜歡銀子,你走之後,這麼多年,我怨你的次數屈指可數,後來我日子越過越好,便徹底忘了你,從未想過你我會重逢。
現在你貴為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