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短期的培訓性質的軍事院校,卻是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因為招生物件為上校軍銜,所以這意味著,一旦從軍校畢業出來,很多人都將升任為將軍,而這也使得顯然使得國防參謀學院成了最好的交際平臺,學長、同學、學弟,璀璨的將星都從這裡誕生,而只要有足夠的交際能力,透過這一平臺所積累下的人脈,將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受用無窮。
進入了國防參謀學院,就等於前途無量,所以事實上,這個軍事學院更像是一個巨大的交際沙龍,沒有太多人去關注“在這裡能夠學到什麼”,更多的只是“在這裡能夠獲得什麼”。至於學術,至於軍事指揮才能,足夠的民族自尊心、足夠的驕傲,以及足夠的榮譽心,將“能夠彌補”這所有的一切。塞普魯克知道,自己的上司就是這樣的一個從國防參謀學院畢業的“高才”,他所擁有的,僅僅只是足夠的“自大心”而已。在他的眼裡,他只有驕傲的印度,而沒有其他,這種心態顯然只會讓一切變得很糟糕。
其實塞普魯克也知道,印度,這個國家的每個人,都似乎太習慣於沾沾自喜,以至於看不到這種沾沾自喜所具有的危險性,塞普魯克並不能夠算一個“純粹的印度人”,所以他的很多觀點和那些軍官們格格不入。的確,塞普魯克也承認,在戰爭之前,印度的確有很多事情值得驕傲,譬如國家的經濟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了令人炫目的9%,私營行業對外投資超過了外商在印度的投資,還有,就是在大筆的軍費支出下,龐大的軍隊正步入現代化,可塞普魯克認為這並不等於印度就是一個世界強國,就已是一個軍事大國,就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領者。塞普魯克在中國渡過了四年,他知道,這種“強大”其實是空洞的,這種強大並非如許多印度人似乎期許的那樣,預示著印度即將在世界上居於支配地位。同樣是1940年代末誕生的國家,中國在新生的時候,所擁有的工業、國防等基礎,遠遠不如印度,但是這近百年的成長,中國人卻是遠遠地將印度甩在了後面。可這是這並不妨礙印度人如此信心滿懷,他們認為“印度是個強國”,而東方的中國,不過是一個落後的大國而已,中國人,一群穿著開衫、戴著竹笠、拖著辮子的未開化農民。這是多數印度人對於中國和中國人的認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