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對朱以海來說,不管是舉人也好進士也好,甚至秀才童生,這些不過是朝廷錄用官吏人才,甚至是控制安撫讀書人的一個手段而已。
正常情況下,錄取數量當然得嚴格控制,但現在情況特殊,多錄一些,也是拉攏安撫天下讀書人的一個好辦法。
多扔出三千來個舉人名額,七百來個進士名額,就能讓天下讀書人都趕到南京應試,都為他效力,這買賣多划算。
在二月份的時候,會試考試已經如期舉行和完成了。
緊接著三月初的時候又舉行了殿試,朱以海甚至還增加了一甲的數量,本來一甲就三個人。
狀元榜眼和探花各一個,朱以海現在狀元仍是一個,但榜眼為兩個,探花是三個。
一甲就成了六人。
再加上南北榜,於是就是十二人。
反正一次性錄了南北兩榜共一千名進士,多錄了七百個,大家都是開開心心,就算許多沒能錄取的應試舉人們,朱以海還又在殿試後,加開了一場考試,從那些落第舉子中又錄取了五千人授官。
整整五千,這五千舉人,錄取後檔案調到吏部,由吏部再將他們分拔到南京各部衙或各省,充當低階官員。
明朝的舉人本來也是有做官資格的,但正常情況下,舉人雖有做官資格,但想做官太難了,可能一輩子也侯不到一個實缺。
《天阿降臨》
而如今朱以海特旨,要從這些舉人中錄取幾千人新鮮血液,補充中央和地方衙門,這樣做的目的還是給戰亂後的各衙門補充新鮮血液,甚至打破地方上那種官場潛規格陋規等,大量空降官員下去,當然也是代表著中央派。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