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平壤,高句驪國都所在,因為有海阻隔,陸上又有山水相依,是以地理位置頗為優越,等閒不怕被攻打,也打不著。
因為隋末之後的戰亂,加上大唐立國以來一直採取休養生息之策,所以這一時期的高句驪也有所發展,國力日趨強盛。
而作為一個國家,高句驪對大唐的態度也很清晰,那就是低頭可以,稱臣不行。
這一點體現在邦交之上,便是表面臣服,附屬,年年納貢,實際上又充滿戒備,沒機會還好,有機會就反覆橫跳。
時下的榮留王高建武便是如此,一方面很會做人,早早的就與大唐修好,派遣使臣朝貢,又是大唐冊封的上柱國,遼東君王,高麗王。
因為會做人,當年李淵甚至動了放棄用兵,希望兩國和平共處,百姓安居樂業不起戰亂的心思。
還是當年有大臣反對,說遼東周朝時是箕子封國,漢朝為玄菟郡,魏晉同在封土之內,不可不臣,方才作罷。
結果暗地裡這廝又封閉道路,使得新羅百濟無法朝貢,一統半島之野心昭然若揭。
玄武門之變後更是居心叵測,態度莫名,直到貞觀四年唐軍北上,滅突厥,俘獲頡利可汗,方才重新派使者入朝。
結果次年大唐用兵欲往高句驪收葬前隋戰士者骨骸,毀去大唐男兒血肉骸骨築成的京觀,這廝害怕被攻打,又修起了長城。
也不能說是錯。
站在高句驪的立場,站在高氏王朝的角度,這樣做是絕對沒問題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