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瓦坎達的歷史上沒有太多有名的本土哲學家,芭絲特神廟完全壟斷了釋經權和教誨權,並且由於瓦坎達的生產水平、閉關鎖國的政策以及小國寡民的特性,歷史上瓦坎達極少爆發過饑荒,因此即便文藝復興之後瓦坎達人的探索隊伍常常混跡於世界各地,瓦坎達人也很少想要到外界去看看。
缺少了意識形態衝突、世外桃源般的日常生活,兩種主要因素消磨了普通人的探索與思考的慾望。瓦坎達的神學家數量遠遠要多於哲學家,普通瓦坎達人眼中的最嚴重的衝突也不過是五個貌合神離的部落之間因為王位繼承權發生的衝突,然而如此“可怕”的事也只能在圖書館裡找到相關的資料,因為距離上一次五個部落全面衝突已經是數百年前的事了。
“簡單來說,瓦坎達人物質上的豐富無法掩蓋精神上的貧瘠。開放意味著衝突,瓦坎達人缺少應對沖突的經驗和手段,即便如此瓦坎達的高福利社會也能暫時應對,長久以來瓦坎達民眾對於外界的傲慢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抗憲政。說得不好聽一些,瓦坎達很少去幫助自己在非洲上的窮鄰居,如果你想要開放瓦坎達,那麼首先就要幫助非洲第三世界國家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工業。調解歐美列強在非洲大陸上胡亂繪製的國境線引發的爭端,建立非洲聯盟來應對針對振金掠奪的戰爭,而不是一味透過依附來獲取國際地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