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通北伐,朱元璋南征……當世兩大王者,各自選擇了發展路線。走到了今天,跟兩個人所處的天時地利都有關係,也跟手下人的素質分不開。
劉福通是覺得自己差不多了,就毫不猶豫撲了上去。
朱元璋則是深諳高築牆,廣積糧的精髓,將攻擊的重點放在了金陵南部州縣。
順便說一句,張士誠的選擇也很有意思,他先是奪取了江陰,隨即佔據常熟,然後有向蘇州方向發展的趨勢。
張士誠選擇的皆是富庶的地方,不但是魚米之鄉,而且物產豐饒,淮東的鹽城等地有食鹽產出,蘇州有絲綢,松江府等地,由於黃道婆的大力推廣,棉紡織技術突飛猛進,也是個拳頭產品。
也就是說,張士誠同時捏住了食鹽,絲綢,棉布……瞬間就保住了錢罐子,這已經不是老天爺賞飯吃了,而是拿著飯勺子,愣是往嘴裡塞,生怕老張少吃一口。
三方的選擇各不相同,卻各有玄妙。
張希孟也從溧水返回,準備跟老朱一起商定進軍計劃。
跟在張希孟身邊的正是孫炎,他們家悉數被髮配了,家產也都沒了,按理說他應該很厭惡朱家軍才對。
但是孫炎這小子另有一種看法。
不義之財,得之必兇,受之有愧。
如果不是朱家軍過來,沒準就直接殺人越貨,搶走了所有產業,現在能安安穩穩把產業交出去,人安然無恙,已經是上天厚待了,哪裡還能憎惡朱家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