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長江中上游地區。該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商品糧輸出區,農作物以水稻為主,而水稻生長對灌溉條件要求甚高,“近水則腴,遠水則瘠”。故湖廣地方官和鄉紳對於水利設施的興修都十分重視,修建的水利設施數量極大。
雙季稻的推廣是清代湖南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湖南雙季稻的推廣約在雍乾年間。乾隆三年(1738年)布政使張桀、按察使嚴瑞龍有言:“南楚之田,一歲再熟”;乾隆十年(1745年)前後楊錫紱、周人驥等任湖南撫按大臣時又大力推廣,屢次釋出告示“勸種兩熟稻穀”,地方官也積極加以推行,故而較見成效。
水利興修和雙季稻的推廣,使湖南稻穀畝產比明代大幅度提高。湖北水稻產區,水利設施完備畝產較高者可達5-6石,一般沿江平原畝產大致在2-3 石之間。湖南畝產高者5-7 石,低者2-3 石,一般在2-4 石之間;而洞庭湖區則在4-6 石之間,畝產不在長江三角洲之下,在華中三省中也是最高的。
從明代中後期開始,湖廣地區成為糧食輸出區,遂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清代其輸出量更大幅度增長。康熙皇帝曾說:“江浙百姓全賴湖廣米粟”。一旦湘米不至,即會引起江浙米價上漲。漢口是長江中游最大的糧食貿易中心,湖南長沙、寶慶、嶽州、衡州、常德等府所產之米均先聚於洞庭,經嶽州出長江而達漢口。據全漢升估計,雍正年間自湖廣運往江南的稻米每年約有1000萬石;吳承明估計,清代前期江南地區每年從長江中上游的江西、湖廣、四川輸入的稻米約為1500萬石。明清時期長江中上游地區的開發及其作為糧食輸出區的確立,不僅提高了其自身的經濟地位,對江南乃至全國經濟的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