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當江畋離開之後,太子李弘的腦海中,依舊還歷歷在目迴盪著他最後的話語:
“又比如,殿下既然素有文采之名,那可以籍此進一步推動,歷代以來的古典經義;並召集天下名士大家,以為校訂南北朝以來的學問傳承,討論那些聖人之道的得失謬誤,效法熙平石經之故。”
“或不然,太子還可以以漕運為切入點;堪稱天下水文地理。為何二聖需要奔走兩京之間,無非是關中多有災荒,體恤百姓而就食關東之故。倘若太子有所解決之道,乃至緩和漕運供給的良策?”
“比如後世開元朝時,裴耀卿的轉搬法;既在古汴河口築河陰倉,使江淮地區漕糧運此納貯,在短暫的陸路分運後,經黃河﹑渭水至長安,可以將諸多東南物產,直達望城西春樓下的廣運潭內。”
“自此,歷代的大唐天子,再無逐糧東都之虞;甚至還有餘力輸送四邊九塞,維繫安西、北庭都護府上百載。號稱三年輸糧七百萬石,供邊塞一千萬段絹布。這種可行性,哪怕拿出來討論也好。”
“當然了,萬事開頭難,殿下覺得無從入手,大可先從一件簡單小事開始,就是設法廣開言路,建立起一個讓更多人發聲,加入談論和發表意見的平臺和渠道。至少這是二聖,無法公然反對的。”
“也無需一上來,就微言大義的直接討論國家大事,可以先從一些本朝以降的個例開始,引導朝野大眾去思考一二,所謂的義理和利害之辯,只要能形成一定的聲勢,便就二聖也無法視若罔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