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天皇皇,地皇皇,莫驚我家小兒郎,倭寇來,不要慌,我有戚爺會抵擋。”
朱翊鈞收到景嵩的摺子,嘴裡情不自禁的跟著唱了一遍。
自己是不是應該更信任戚繼光一點呢。
槍桿子一定要握在自己手裡,但凡上過初中的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
朱翊鈞翻閱著戚繼光往常的奏摺,以及他的簡冊。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十六歲襲祖上軍職,看到倭寇劫掠沿海百姓,衛所腐朽不能抗,悲憤之中寫下了這句詩。
這句話可以看做是戚繼光一生的志願,歷史上,他也是這麼做的。
戚繼光的本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在其他同僚衛所都是能躲則躲,能避則避的消極中,他一刀一槍從戰場上學會了如何打仗。
史書可以造假,百姓口中的民謠卻造不了假。
客軍開拔,都會劫掠百姓提升士氣,他又憑什麼紀律嚴明,不擾民絲毫呢?
他又不是神仙,為何他可以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呢。
為什麼他死後六十年,除了秦良玉和他的軍隊,別人的軍隊望風而逃呢。
三千戚家軍,對戰數萬後金。
一百二十餘大小將校全部義無反顧力戰而死,悲壯殉國。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東南百姓們的民謠作證,戚繼光有軍魂,他建立的軍隊,被他注入了軍魂。
合上摺子。
這個言官還是識時務的,懂得變通,朱翊鈞很快就明白了景嵩的本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