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自南宗五祖白玉蟾在武夷山重建止止庵之後,便一直有人傳說道教第十六洞天,暨武夷山洞“真升化玄天”的入口,就隱藏在止止庵附近。
圍繞著這座道觀,前前後後發生過很多的軼事,其中就包括朱熹和白玉蟾的“偶中爾”。
那個時候,朱熹與白玉蟾,同在大王峰的兩邊分別開館授學,分別教授儒和道,由於某兩家學館很近,兩邊的學生經常在一起交流。
朱熹一開始對神神秘秘的白玉蟾不太感冒,身為理學大家的他認為窮究天人之理,概覽海內之聲,和神神秘秘的道士不可同流。
更重要的一點,是從北宋趙佶溺通道士,相信所謂的“祥瑞”起,儒門就對道士缺乏好感。
先是神宵教主林靈素攜趙佶入夢上天,趙佶自此相信自己乃天人投生,自有庇佑,大興土木到處修建道觀,這種大規模的土建工程,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後有王姓道士決斷他應為“太上皇”,靖康之亂中更是有一個叫郭京的道士,他自稱可以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就讓他把守城門,最終沒有召開六丁六甲神人,反而開門放入了金兵。
趙佶蒐集天下金石,據說是為了找到金鼎碑石上詔臨仙人的方法,《宋史·徽宗本紀》也語焉不詳地記載著:“政和七年十二月戊辰,詔天神降於坤寧殿,刻石以紀之。”
隨後政和八年、宣和元年也屢屢刻石,碑謂“比之中春,靈異尤甚”,號稱徽宗所見天神不止一次,至於諸靈異現象的描述越發荒誕無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