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外面下著雨,雨不大,卻寒涼。
十月的天氣,對普通百姓來說,已經開始變得難受起來。
這時代,棉布還是屬於奢侈品,一來棉花產量少,二來紡棉的技術也很不成熟,所以價格也非常昂貴,屬於只有富人才消費得起的東西。
可是相對於棉布,富人還是更加偏愛絲織品,綾羅綢緞絹綃錦,花樣繁多,任挑任選。
到了冬天,如果多穿幾件依然寒冷,那麼他們就會在綢緞間填充綿絮,注意,這個綿絮不是棉花的棉,也是用蠶絲製作的,自然也是高階貨,實在不行,那就來件貂皮大衣,反正有錢,這都不是事。
於是棉花和棉布成為了窮人買不起、富人用不上的尷尬貨。
那窮人怎麼禦寒呢?
對於大多數普通百姓來說,只能以麻和葛的織物蔽體,這種衣服過於粗糙,看起來就像麻袋片,被稱為‘褐“,因此‘褐“也被視為一般黎民百姓的象徵,一個人若是當了官,通常被稱為‘除褐“或者‘釋褐“。
這種單薄透風的衣物,顯然無法禦寒的,但老百姓也不能生生把自己凍死啊,於是也會想方設法來解決。
於是春天採柳絮,秋天集蘆花,到了冬天就填充到衣物和被子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暖禦寒。
另外,稻草也會用來防寒,比如用稻草編制的蓑衣,便是百姓抵禦寒冷和雨雪的常用之物,極端情況下,也會將稻草捶軟之後,填充到衣物鞋履之中,效果雖然不佳,總比沒有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