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題一般都跟局勢有關,當前局勢如何,朝廷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一般就會出哪方面的考題。
比如,殿試就一道題,時務策,考得就是考生對當前時務的應對之策。
原本大明都快天下太平了,泰昌上次甚至還出了道“盛世之治”作為殿試考題。
這意思,大明盛世將至,大家可以考慮一下怎麼來治理這個難得的盛世了。
奈何歐陸那些殖民強盜貪心不足,嫌搶得不夠爽,又掀起了世界大戰。
他們要戰那便戰。
泰昌一般不主動招惹別人,但是,誰招惹了大明,他絕對要把人家幹趴下才放心。
歐陸殖民強盜這會兒是聯合起來想跟大明幹,這一仗那是必須要打。
現在的局勢就是這樣,大明必須把歐陸聯盟幹趴下才行。
那麼,這種局勢下,出個什麼考題好呢,直接考兵法嗎?
這個顯然不現實。
現在的大明學子不說人人讀了兵法,大部分人肯定都學過兵法,考兵法也沒多大意義。
所謂紙上談兵,一上戰場就不行,這種人多了去了。
泰昌也知道,徐光啟所說的考題並非文科考題,而是理科最後一題。
理科自然更不可能考兵法,理科學子的重點是學習技術,並不是學習兵法。
他如果出道兵法題,那就是牛頭不對馬嘴,很容易誤導理科學子。
那麼,到底出一道什麼樣的考題呢?
泰昌皺眉沉思了好一陣,終於想到了。
他當初在西大營前線的時候就考慮過一個問題,怎麼把大明的領先技術應用於戰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