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後面的時文,這次的題目是‘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王靜繼續道:“虞子曾說,義利之說,乃我儒者第一義。可堂中的德雅居士方明,還有敬園先生孔修,卻不認同國子監的評判結果,說我二人之所以能在書試中名列前茅,是因我們老師私相授受。又說我們通篇都是歪理學說,就該當場黜落,以儆效尤。而非是將我們的文章列入前三,蠱惑人心。
他二人一個是致仕的前吏部侍郎,一個是前翰林侍講,是南直隸卓有聲望的大儒,故而便是我老師,也不能不慎重以對。”
龍睿則是冷笑不已:“這兩位說虞子的教誨,是‘存天理,滅人慾’,認為義與利是對立的,理與欲也是對立,認為利與欲為萬惡之源。
可我二人則推崇董夫子的言論‘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我等儒人求名求望,說到底這不也是利的一種?我二人又認為天理不能離欲而獨立,凡事為皆有欲,認為這才是虞子的真意。”
李軒已經大致聽明白了,堂中的五位大儒分為兩派,
其中的方明與孔修為一派,認為王靜與龍睿的判詞,會敗壞社會風氣,又認為君子該是恥於言利的。
而兩位國子監司業,則在針對二人的論點辯駁。
此時堂上的童司業,恰好說道:“昔日伊川先生有一侄女新寡,其父助其再嫁,還是伊川先生親自為他堂兄寫得行狀,並曾大肆宣揚此事,稱讚他堂兄的做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