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壽春,古稱壽郢。
公元前241年,春申君組織東面三國最後一次合縱,卻被秦軍所敗,深恐西秦報復,當時的楚考烈王由陳遷都至此。
十五年後,秦王政令名將王翦率兵大舉伐楚,席捲兩淮,攻陷壽郢,楚國八百年國祚,自此斷絕。
楚國雖滅,壽春在江東之地的重鎮地位,卻與世長存,直到兩漢時期,依舊為時人所重。
便如三國鼎立之時,孫十萬屢次攻打合肥,卻每每碰壁,望洋興嘆,更成就了張遼的蓋世威名,可極少有人知道,對於當時的東吳政權而言,取合肥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攻壽春的鋪墊。
東吳大臣朱桓曾經給孫權勾勒過一幅王業鴻途:
“先取壽春,佔有淮南,然後北上進攻洛陽,中原可定。”
孫權深以為然,然而時任荊州牧的陸遜卻一票否決了這個建議。
其實陸遜否決的,並不是這個戰略本身,而是朱恆這句話放在當時的石亭之戰,便是直接攻取壽春。
在陸遜看來,壽春是不可直接攻取的!
因為壽春離許都很近。
在合肥未得的情況下,進攻壽春,曹魏完全可以派兵增援,甚至堅壁清野,堵住吳軍的後路。
在封建時代,壽春在江東的重要性,遠高於合肥。
一則,若居高臨下,以鳥瞰之,便可見壽春為中心的四周,多是肥沃平原,河流縱橫,乃是農業發達的富饒之地,
二則,天朝歷代逐鹿,除了天縱奇才的明朱元璋外,大抵都是由北至南,這是因為封建時代,無論人口、土地,乃至地緣位置,北方政權都比南方政權佔據更多的優勢。大多數情況下,南方政權都是處於防守狀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