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不是單獨出行,而是結隊出行的,這些人就是挑夫,背夫,專門吃這碗飯的苦力。
他們的擔子上和揹簍裡都是沉重的貨物。
民國時期的四川由於交通不便,別說沒有公路,沒有汽車,連馬車牛車都沒得,出門都是靠走路,很多地方都是爬坡上坎的,就需要用到挑夫、背夫來當搬運工運輸貨物。尤其是在川南一帶,那裡是四川重要的產鹽區。很多時候,從自貢的富榮鹽場生產出來的鹽,要用背鹽的民工一路從鹽場背到富順縣的趙化鎮,在這裡上船順沱江而下,運往下游的瀘州、重慶以及貴州等地。背鹽是個辛苦活兒,每人背上都是三四百斤沉甸甸的鹽袋,有的背夫甚至能背五六百斤。
寧城也有鹽場,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也有不少挑夫背夫專門幹著運鹽的活。
而寧城的一些商家大戶自己還專門養個挑夫隊來負責販運貨物。
吳家生意做得大,就專門養著一個挑夫隊,從寧城到省城之間來回挑運貨物,把寧城的棉紗生絲土特產挑到省城,也從省城挑回需要的日用百貨洋玩意。
所以吳希澤對挑夫並不陌生。
他們去省城上學,放假從省城回來,都是跟著挑夫隊走的。
除了大戶商家養著專門的挑夫隊,寧城也有不少閒散的挑夫,他們一般聚在四個城門口攬活,遠近不論,有誰需要,就去城門口喊一聲,說好價錢,就跟著僱主出門,近的一兩天,走得遠的十天半月回來也是常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