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日軍此次蓄謀已久,聲東擊西的進攻部署一環套著一環,玩得的確精妙,當突襲延安的真實意圖顯露,各方關注的勢力這才恍然大悟。
原本日軍西渡黃河,向西安方向推進的攻勢開始停頓後撤。
雙方戰事在通往延安方向的黃河一帶,以更加慘烈的方式爆發。
接下來的局勢發展正如畑俊六,岡部直三郎等老鬼子所料,面對日軍突襲向延安方向的兵鋒,八路軍只能不斷抽調兵力進行阻擊,而且沒有得到西北軍的增援。
委員長的命令給的明確:“駐守陝甘寧邊防,當為西北軍之頭等要務,日軍西渡黃河向延安推進,自有八路軍迎敵作戰。西北軍所部當時刻警惕戰局,倘若八路軍戰敗,再替換陣地,擊退日寇不遲!”
這算盤打的很響。
甚至是巴不得日軍與八路軍雙方拼個你死我亡。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接下來的局勢卻又發生了驚天的逆轉。
——圍繞著延安東向,黃河一帶,日軍與八路軍雙方的交鋒愈演愈烈,一連激戰數日,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
而就在蔣軍方面作壁上觀,甚至還抱著坐收漁翁之利的心思時。
日軍作戰系列之中,到了中日戰爭後期,最後剩下的一支戰略機動作戰部隊——日軍第11軍,為了打通宜昌到漢口的長江航線,在毫無徵兆之中向鄂西地區推進,並以輔助作戰的多路日軍,共計十萬餘兵力,向鄂西地區發起規模性的進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