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把王黃草軍的戰術美譽為“游擊戰”,這是對“游擊戰”的誤讀。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是偉大領袖總結出的游擊戰“十六字方針”,成為國際通用範本。
不是所有的“敵進我退”都能稱之為游擊戰。
游擊戰是一種重要的戰略指導思想,以空間換時間,不計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積小勝為大勝。“遊”是其表,而“擊”才是其靈魂。
絕大多數農民起義軍只是徒有其表,很會遊走(這也是他們時常被誤認為是“游擊戰”的重要原因),卻沒能悟出游擊戰的精髓。這也是起義活動通常虎頭蛇尾的原因之一。
有了沂州之敗,王黃之輩也深知自己的這兩把刷子遠不足以跟官軍硬剛。“敵進我退”完全是被逼出來的無奈之舉,而非是主動的退敵之策。
“草軍”的稱謂,並不是因他們皆由草民組成,身為草根,命如草芥,呼其“草”以薄其志。
“草軍”是王仙芝舉事之初的自稱。也符合他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除不盡、剪復生的形象比喻。
蘄州招安,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草軍,削弱了草軍勢力;同時也透過這次接觸精準地號到了草軍的命脈——對高官厚祿的無限渴望,對和平招安的無限期盼……總而言之,就是缺乏徹底而堅定的革命信念。
那就好辦了,咱對症下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