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人雖然講的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但在這個時代下大部分文化水平極低,最高學歷文憑是光裕社附屬的光裕小學發的。
這還是年輕一代的,老輩藝人中還存在大量文盲,像孔先生這樣正經初中畢業的,那就是行業中的秀才了。
朱蘭庵是給說書道中長臉的人物,論評彈他是響擋,論文筆,他作為當代通俗小說大家,作品膾炙人口,還是南社的中堅份子,說書說到這個份兒上,哪怕是祖師爺王周士、柳敬亭再生也只能瞠乎其後。
這樣出類拔萃的人物自然引來各方勢力的青睞,然而朱還是那副舊文人的酸臭脾氣,面對招攬大喇喇的表示:“禿筆一支,絃索三尺,足以餬口……”,說罷飄然而去,說不出的灑脫。
西安事變時,他也沒閒著,充分發揮自己巧嘴擅長編說的特點,連續在表演中外插花,對委員長假抗戰真內戰,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行為大肆冷嘲熱諷。
引得聽客無數喝彩。
只是……
隨著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kmt的特務機關開始秋後算賬起來,朱蘭庵被迫逃離上海,回到故鄉常熟以撰文說書過活,雖然收入不如滬上,但他有鄉土地利之便,又無家室之累,日子較之上海是更加的逍遙快活了。
然而好景不長,抗戰全面暴發,日軍勢如破竹,兵鋒席捲江南。
刺刀之下,好不容易才過了十多年太平日子的吳地居民要麼逃難,要麼乾脆閉門不出,如此一來,說書的日子是更加的難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