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小柱真聰明。”秦煊在現代是個快要奔三的人,這會兒哄著弟弟,就感覺像在哄兒子,完全把自己當單身老父親在養兒子了。
不過要是他在現代結婚得早,孩子確實也就跟小柱差不多大。
十月初,行宮這邊有三個人要參加科舉,一個參加武舉,秦煊參加完慶功宴回到行宮後,就問他們要不要回家專心備考,不出意料他們都選擇繼續留在行宮。
李修程就不說了,他回家容易壓抑,楊軒呢,回家估計要被寵得長懶筋,所以他也不想回去。
而劉明安和程開則是為了行宮這邊的學習氛圍和授課老師,給他們上課的老師名喚南元霽,原本是一位歸隱的儒學大家。
秦伯璋登基後請他出山,他多次拒絕,後來聽說秦伯璋要派人去行宮教導三子和幼子讀書,他竟自薦前來。
許多人包括秦伯璋都不明白南元霽為何不當官,卻去行宮給寧王和純王當授課老師,而其中緣由秦煊心知杜明,這位儒學大家其實也是他外祖父的學生,不過說是學生,不如說是亦師亦友的人。
母親留下的那張紙中,第一個名字寫的是張正則,第二個寫的便是南元霽,他們二人其實年齡查不了多少,可惜母親不知道那張紙上的人都有多大的力量,只單純地想把這個名單交給兒子,以期讓兒子以後在帝都不會如她這般孤立無援。
秦煊時常會想,如果母親知道這些人都有為她說話、為她爭奪屬於她的利益的能力,她可還會自盡?
可惜,這隻能是一個假設。
十月中旬,恩科按時舉行,程開這個連童生都沒考上的人,需要早其他人一步前去考試。
秦煊聽說這個年代考場環境都不算好,考生進入考場之後吃的喝的得自己準備。
程開臨走的前一天,其他幾個都在他房間幫他把關,盯著他收拾東西。
秦煊進去時就聽到楊軒那個跟他爹如出一轍的大嗓門兒在說話:“要我說,你隨便帶幾個大餅饅頭進去得了,不然還得自己煮飯,你又不會煮。”
程開立馬反駁:“你才不會煮,我如今可不是什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連熱水都不會燒的公子哥兒了。”
秦煊提著一個籃子走進去說道:“可不是麼,你們現在都不是什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連熱水都不會燒的公子哥兒了,而是能種地、能做飯、能掏豬崽子的公子哥兒。”
楊軒哀嚎:“殿下您可別提掏豬崽子了——”他楊小公子的一世英名就在掏豬崽子的那一天全丟在了那一堵白牆上面。
小柱道:“掏豬崽子確實太危險了,石頭前幾日用五斤大米跟一個農戶換來了一隻剛斷奶的小狼狗,聽說狼狗是山裡的狼跟狗生下來的,可厲害不僅能逮兔子,還能找兔子窩,等你們都考完了,我們一群去掏兔崽子吧?”
“這個好!這個好!掏兔子窩安全!”楊軒又精神了:“到那時小狼狗肯定長大了,聽說狼狗要是訓練得好,不僅能逮兔子,還能逮野雞。”
“真的啊!我一定好好訓練它!三哥——咦?三哥這籃子裡裝的是什麼東西?”小柱說著便掀開籃子上蓋著的布:“看著古里古怪的。”
“這是麵餅給他們帶去考場,方便煮東西吃。”秦煊從長福手中接過一個他們從沒見過的鐵器,將那鐵器放在桌子上,鐵器有兩層。
上層是一個小鐵鍋小鍋上配一個帶小孔的鍋蓋,下層是一個類似小爐子的東西。
他在小鐵鍋裡放入水,再將一包用油紙層層包裹嚴實的東西拆開,露出裡面的小布袋子。
把那布袋子放進下層,再在下層放水,然後立刻把小鐵鍋放上去緊接著放那麵餅、加水、加配好的調料以及些許油,蓋上蓋,半刻鐘後,把蓋子掀開。
☆、第44章 第 44 章
秦煊拎著小鐵鍋兩邊的把手將那小鐵鍋單獨拎出來, 然後用筷子將泡好的面撈散。
就在其他人巴巴地看他,以為他會讓他們嚐嚐時, 他夾起一筷子自己吃了, 還邊吃邊說:“味道不錯。”有幾分自熱火鍋的精髓。
吃了幾口,感覺周圍很安靜, 他終於捨得抬起頭說:“都看著本王做甚?”
小柱嚥了咽口水:“三哥三哥給我吃一口。”
“哦,”秦煊像是才發現他們沒得吃似的,夾起一筷子餵給小柱, 還說到:“就給你吃一口啊。”
小柱吃完一口嫌棄地說:“三哥你真摳,籃子裡還有那麼多塊麵餅呢。”他饞得不行。
“你們自己煮去, 這一碗是我的,”秦煊揮揮手, 長福便帶人將幾個準備好的小鍋子拿進來, 那鍋裡還有一張寫了幾點注意事項和使用方法的紙。
幾人排排坐在桌子邊, 按照步驟放好材料蓋上鍋蓋後就眼巴巴地看那鐵鍋,而秦煊則在他們旁邊呼嚕呼嚕地吃著, 讓他們饞得不行。
等秦煊吃完,他們的面也煮好了,他叮囑了一句:“鐵鍋太熱, 喝湯不要直接端小鍋喝, 記得用勺子。”便帶自己那一套小鍋走了, 讓這些少年自己折騰去。
少年們作妖的本事很強, 創造性更強, 這一天他們玩兒鍋玩兒了一整天, 吃碗麵又吩咐讓人拿菜來放下去煮,放完菜又換一個發熱包涮肉。
緊接著想起這東西是寧王特地讓人做出來給他們拿去考場煮東西吃的,可新鮮的肉和菜不好拿進考場,臘肉處理起來又比較麻煩。
他們便鼓搗著在小柱院子裡那小廚房炸小酥肉和各色肉丸子菜丸子,炸過的酥肉和丸子不容易壞,還好吃。
第二日,程開帶著小鐵鍋和代表兄弟們情義的丸子啟程去參加縣試,路上聞到丸子的香味沒忍住沒一會兒就摸一個出來吃,結果還沒到他祖籍所在的縣城丸子就被他吃光了。
到達老宅後,只好再讓人給他炸丸子。
他們幾人要參加科舉的訊息秦煊沒宣揚出去,這件事情甚至連他們自己的家人都不知道,程開回到老宅後,老宅那邊的人通知了帝都那邊,程開的家人才發現,這小子自己一個人偷偷溜回去考試了。
程開的父親禮部尚書程居也是個滑頭,他得到訊息便猜其他幾家也不知道他們參加科舉的事兒,當初他們雖然也跟那幾個小子說過今年要開恩科。
可行宮那邊一直沒個動靜,也不見放人回去備考,於是預設他們幾個小子可能是不想下場了。
秦煊沒說是因為他以為楊軒他們已經跟家裡人說了,而楊軒他們沒跟家裡說,也是覺得寧王殿下應該跟他們家裡提過。
這會兒程開的父親便想:這回不能只讓我一個人被矇在鼓裡。
送走了程開,行宮裡剩下的幾個最閒的就是小柱和桓睿,不過小柱每日多了一個任務——訓練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