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22

熱門小說推薦

皇后陵寢耽誤不得,正值冬日,天寒地凍屍身能保持不臭,一旦如春回暖,即使有冰也極難保持了。

接到秦伯璋旨意後,秦煊挑選好隨行人員,便要帶著弟弟前往後陵,秦裕和秦飛反應過來的時候,秦煊早已在後陵附近的行宮住下,他還聽好心地給兩個哥哥留下了最好的宮殿居住。

秦裕兩人一時無語,都不知道該氣還是該欣慰三弟去得早卻記得給他們留好房子。

最高興的人是秦翰,來到行宮後,無拘無束,他又變成了坪溪村的小柱小朋友。

他每日習武學文後便能在行宮附近玩耍,除身邊需要帶著護衛外,生活幾乎跟在坪溪村時沒什麼區別。

而秦煊本暫時接手後陵修建事宜,待大哥二哥急匆匆趕來後,他便又當了一次識時務的好弟弟,不等他們明爭暗搶,便主動將這些事情交給兩個兄長,自己甩甩手,種地去了。

後陵附近的地按理說都屬於皇家,秦伯璋在下旨讓三個兒子一同監督後陵建造時,一高興,就把這附近的地賞給秦煊了。

這會兒秦煊就一本正經地給秦伯璋寫去一封奏摺,說明情況後也不管他同不同意,便跟一些府兵在行宮附近開墾土地準備種地。

秦伯璋怎麼也想不到自己三兒子會在行宮附近種地,他當然是不允許,如今他貴為皇帝,他的兒子是皇子,怎可再下地做這些粗活?

可秦伯璋回覆的奏摺到行宮時,秦煊第一茬莊稼早就種好,種的是可以肥地的大豆,想讓他全部拔掉當然不可能。

就這樣,帝都就傳出寧王跟皇上因為種地的事情吵起來的傳聞,兩人用奏摺你來我往地吵架,也不嫌累,秦煊猜秦伯璋絕對不會丟下帝都那一團事情自己跑到行宮來。

只要皇帝不親自來,其他人便拿秦煊沒辦法。

秦伯璋不是沒派人去行宮,但派去的第一波人回宮時無一不是鼻青臉腫,秦伯璋忙問:“這是怎麼一回事?”

答曰:“寧王殿下打的……”

秦伯璋驚怒,這老三連他派去的人都敢打,簡直無法無天,他便又派人去訓斥秦煊,順便讓去的人強行把秦煊種的莊稼全拔了。

結果回來的人依舊是鼻青臉腫。

再派,回來依舊鼻青臉腫。

再後來被派去的人一看,皇帝每次都只派人去訓斥寧王、拔寧王的莊稼,卻不見他對寧王有什麼實質性的懲罰,父子倆還繼續用奏摺吵架,彷彿在鬧著玩兒。

這些人也學精了,被派去後也不再跟秦煊硬來,畢竟人家倆人是父子,這點事情,吵吵就也就只是吵吵,肯定不會動真格。

皇上派他們來行宮,他們就來,來了就好聲好氣地勸,寧王不聽勸,他們就回去跟皇帝說,大不了下次再來一次。

這麼一弄,這被派去的人也不用捱揍了,去了行宮,要遇上小純王殿下心情好,沒準還能賞他們一頓午飯吃。

☆、第18章 第 18 章

冬去春來,轉眼又是一年春,新朝建立第一年的春節,秦煊在小年夜前兩天與秦翰一同奉旨回帝都準備過年。

其實他更想跟四弟兩人一同在行宮過,然而身份不允許,回到帝都,第二日,秦伯璋便將秦煊與秦翰一同招入宮中。

這段時間他們倆在奏摺上吵翻天,秦伯璋便想將他叫進去當面訓斥一頓。

兄弟倆一進宮,秦翰便被秦伯璋支走,秦煊站在御書房剛站定,秦伯璋便呵斥一聲:“孽子,跪下!”

秦煊老老實實跪下,他低著頭不看秦伯璋,很明顯知道秦伯璋為何突然發難。

“你可知錯?”秦伯璋問。

“兒臣知錯。”秦煊回答。

“那你改是不改?還敢不敢在忤逆朕的旨意?”

秦煊梗著脖子道:“兒臣不敢忤逆父皇,但讓兒臣放棄那些莊稼,兒臣做不到!”

“你……你真是反了!”秦伯璋自登基後,還從未有人再敢這般明目張膽地無視他的旨意。

大臣們對於他的一些決定,最多也就是提一提反對意見,只要皇帝堅持,大臣們也沒辦法,現在卻掉了個個兒,變成他拿兒子沒辦法。

秦煊抿著嘴不說話,認錯可以,要改不可能,他好好的莊稼,說拔就拔,地是他的,他愛幹嘛幹嘛。

秦伯璋被他氣得頭疼。

秦煊抬頭看了他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麼,便說道:“兒臣知道您想把那地收回去,但您不能收。”

“朕賞賜的地,朕還不能收了?簡直笑話!”

秦煊很誠懇地勸諫:“這不是笑話,若您把賞賜收回去,一些得賞的大臣們心裡就要琢磨了,您這會兒能收回兒子的地,那他們的賞賜是不是隨時也要被收回去,這麼一來,您給的賞銀,還有誰敢花?”

秦伯璋給他氣笑了:“你去問問朕給的賞銀,哪個臣子不是好生保管起來?誰會捨得花掉!”

秦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給花掉了……您之前也沒說過不能花,我都買地去了。”

秦伯璋:“……你這孽障!滾出去跪著!”

“是。”秦煊老老實實地滾出去,外面好幾位大臣在等著見皇帝,看到寧王出來,正想打聲招呼,問問皇帝心情如何,就看到寧王撲通對著裡面跪下了。

大臣們面面相覷,近些日子寧王與皇帝吵架他們也有所耳聞,皇帝也時常在他們面前唸叨,這兒子大打了不聽話,孩子母親不在世了,他這個常年不在家不能陪伴教育兒子的父親管教不了,也不好管教。

每每這時候,大臣們都要勸慰皇帝一番,讓皇帝節哀,這些事情一傳出去,如今百姓們都在說皇帝與皇后伉儷情深,並且很能理解皇帝像教子卻下不去狠手的心情。

這麼一下子就讓百姓感覺這高高在上的皇帝親切許多,認為皇帝同樣會有兒孫不同管教的煩惱,放現代那就是接地氣、跟百姓引起共鳴以及刷百姓好感度。

就在大臣們不知道要不要先在外面勸一勸寧王時,秦伯璋的太監出來請大臣們進去。

跪在地上的寧王突然看向大臣們說道:“有人愛打獵,有人愛種地,都是喜愛某一種東西,我愛種地怎麼就不成了,種地難道不比那些吃喝嫖賭的好?諸位大人好好勸勸父皇吧。”

諸位大人:“……”

秦煊說話沒控制聲音,秦伯璋在裡面聽到他這話,簡直不知道應該擺出一個什麼表情,種地確實比那些吃喝嫖賭好,但是吧,愛好這玩意兒也得看身份,你一個王爺跑去種地,你還有理了……

幾位大臣進去後,也意思 意思地勸了勸皇帝,這寧王說得沒錯呀,他只是種種地,這有什麼,比那些個紈絝子弟玩兒的東西確實好很多,他愛玩就讓他玩去唄。

有大臣們從中調節,秦伯璋便順驢下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