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四天後,巴拿馬運河蓋拉德水道。
汪森和斯坦頓上校坐在半山坡一座涼亭的躺椅上,兩人都穿著寬大的花襯衣,大草帽扔在一邊,看上去就是兩個普通的遊客。在這個位置,下面的運河盡收眼底。
就在他們下方的運河兩岸上,分別平放著兩根二十四米長的鋼柱,五十根一百六十米的超強度奈米絲已經按約零點五米的間距連線在兩根鋼柱上,只是每根奈米絲靠右岸的一端還連線了一段普通鋼絲,這可以使奈米絲隨著系在上面的墜物沉入河底,這樣做是為了讓其他的船隻透過。
好在運河上的運輸並不像汪森想象的那麼繁忙,平均每天只有四十艘左右的大型船舶透過。兩根鋼柱的一端都與活動鉸結相連,只有等待“審判日”號前面的最後一艘船透過,才能拉回普通鋼絲,把奈米絲在右岸鋼柱上做最後固定,然後鋼柱才能立起來。行動的代號是“古箏”,這是很自然的聯想,而奈米絲構成的切割網則被稱為“琴”。
一小時前,“審判日”號已由加通湖駛人蓋拉德水道。
下面的運河中,一艘通體雪白的法國遊輪正在緩緩駛過,鋪著綠地毯的甲板上,有幾名穿得花花綠綠的遊客在閒逛。
“二號觀察哨報告,目標前方已沒有任何船隻。”斯坦頓的步話機響了起來。
“把‘琴’立起來。”斯坦頓命令道。
幾名頭戴安全帽工人模樣的人出現在兩岸。汪森站起身來,但上校拉住了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