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三月十九日,傳臚之日。
明朝的朝會分為大朝會、常朝,大朝會一般只在正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舉行,朝賀地點在奉天殿,朝賀不問政事,只做慶典。
常朝又有朔望朝和日朝,朔望朝每月初一、十五日在奉天殿舉行,實際上同大朝會並無區別,真正處理事務的朝會是日朝,舉辦的地點在奉天門,這才是皇帝聆聽大臣們日常奏報的朝會,稱之為御門聽政,如遇到惡劣天氣則入殿進行朝儀。
傳臚作為三年一次的重大盛事,事關為國取士,規格自然等同於大朝會在奉天殿舉行朝賀,屆時會有宮人演奏丹陛大樂,樂器有蕭、笙、笛、頭管、仗鼓各十二,箏、琵琶、箜篌、拍板各八,方響、鼓各二,可謂極為隆重。
大明門外,傳臚儀式作為科舉制度的重要儀式,朝廷專門為此設計了進士服,李傑等一眾新科進士換上朝廷下發的進士服。頭戴黑色紗織頭巾,狀如烏紗帽,身著藍色圓領右衽羅袍,領袖皆繡有青色緣邊,不過如同現在大學的學士服一樣,在行完釋菜禮後,要將巾袍歸還國子監拱下科進士使用。
太陽慢慢地透過雲霞,天色大亮,鴻臚寺官員領著李傑等人進入宮門,穿過大明門、承天門、端門、午門,來到奉天門前,靜待皇上的傳喚。
等候片刻,只聽一浪高過一浪的聲音由太監、金吾衛的口中喊出,傳至眾人耳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