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峽口一側的平地上,立著一座約兩人高,兩頭細中間粗,像是一隻大腰鼓一樣的鍊鐵爐。
高爐半邊在外,用來鼓風、出渣,以及出鐵水。半邊用土圍住,建成了一座高臺,與爐口齊平,以供鐵匠操作。
整體看起也就半間房屋大小。
這是正兒八經的高爐,並非如坩堝爐一樣,光抬了個名頭。
但要論工序,將礦石煉成塊鍊鐵,要比坩堝煉剛簡單的多。
無非就是粉碎礦石——入爐——混和催化劑並焦炭燒,然後燒出鐵水。
這樣煉出來的塊鍊鐵,十之八九是生鐵。
而且已經除了一次磷和硫,品質比當初李松和胡保宗比高平鎮買來的高多了。
剩下的自然就是除碳,或和以熟鐵,用坩堝爐煉成鋼。
之所以不用坩堝爐直接燒煉礦石,是因為坩堝爐不好除渣。
往上追溯,其實西漢時期的漢人,就已經會修建大爐子用來燒煉鐵礦石了,不過修的比較臃腫,至少有眼前這一座的五六倍大。
但至多到宋朝時,高爐技術就已經很成熟了。不但能將渣水(鐵水和爐渣)分離,甚至還會鼓熱風(空氣加熱)。
而這些技術,基本已是人力鍊鋼技術的巔峰,所以往後的一千年,至工業鍊鋼普及之前,技術基本再未進化過。
包括建國之後的大鍊鋼時期,造的高爐也罷,鍊鐵的技術也罷,大都和宋朝沒多大區別。
因此,宋朝的造甲技術已相當先進了,有時宋兵和金國的鐵浮屠作戰時,需披三層步人甲,但全重也才七八十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