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361章 誰為蒼生唱悲苦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明代山東是鹽業大省,共有大小鹽場足足十九個。

在這其中,大沽河鹽場其實連名號都排不到。

究其原因,一個是自然條件不佳,比不上別處。而最重要的原因,則是這裡的交通條件太差。

產了鹽卻不好運出去,運輸成本高昂,讓大沽河鹽場一直沒有什麼長足發展。

而這種朝廷不重視的鹽場,自然也就成為了非法牟利的最佳場所。

反正山高皇帝遠,朝廷關照不到,圍繞著鹽場的官員、豪強肆意妄為,壓榨的鹽戶、灶戶們生不如死。

明初的時候,朝廷對灶戶控制極嚴,但是給予的優待也很不錯。

不但給灶戶們提供了草場用來樵採,能耕種的地也允許耕種,而且還免除灶戶的雜役,又會給工本米糧和自用的鹽引一石。

到了後來,這種方式的弊端凸顯,朝廷做了改革。

不再從灶戶手裡徵收實物鹽,而是改成了折色、折銀的方式向灶戶收取鹽課。

這個辦法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當然好處極多,也降低了朝廷的成本。

可是明朝腐敗的吏治,又讓官員上下其手,侵吞了無數好處。而灶戶們,則成為了最為悲慘的人。

轉運司不徵收實物鹽,改成銀錢。可灶戶的手裡沒有現銀,就只能先把製出的鹽賣掉才能換來銀錢。

而往往這個時候,收購的鹽商、鹽幫就會和官員勾結,大肆壓價,盤剝灶戶。

官府催逼鹽課甚急,不按時繳納灶戶就要受罰。無奈之下,辛辛苦苦製出的鹽只能忍受鹽商、鹽幫的壓榨,低價賣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