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從張載的“太虛即氣”開始,理學裡有了氣的概念。
不過張載的理論,並沒有得到後來者的認同,反而招致批評。
這也是中國傳統哲學發展歷程中缺少的一個東西,那就是傳承。
西方的哲學在發展過程中,是有一條清晰的脈絡的。
前人提出一個問題,後人負責解決問題。
這種方式延續了數千年,後世數學界經常看到的“什麼什麼猜想”就是一種體現。
而儒家的思想發展過程中,後人經常做的,就是反駁前人的思想,然後再去提出新的理念。
如此一來,就造成了各種理念層出不窮,互相影響又不交融,使得每一種思想都呈現碎塊化,而難以構成體系。
在張載之後,二程就對他的“太虛即氣”提出了批判。
【天地安有內外,言天地之外便是不識天地也。人之在天地如魚在水,不知有水,直待出水方知動不得。立清虛一大為萬物之源,恐未安,須兼清濁虛實乃可言神,道體物不遺,不應有方所。】
批判了,又沒徹底批判。
以至於“氣”的概念依舊被理學繼承了下來,但因為不夠完善,就成為了哪裡需要哪裡搬的磚頭。
當黃宗羲質問何為道時,張採給不出解釋,便搬出了張載的道既是氣的理念。
這當然無法說服黃宗羲,他又追問了什麼是氣?
張採所有的功夫都在經義上,要想解釋這些問題,自然需要典籍的支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