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認同或者說從眾心理利用最知名的一個例子在2009年。
那時英國政府面臨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國民稅款清繳率只有57%,也就是說只有一半多一點點的國民按時繳納稅款。
英國稅務海關總署嘗試各種辦法都不盡人意,最後他們請教了心理學家,心理學家給出一條意見,清繳率立即從57%飆升到了86%,足以想象英國這樣一個發達的國家,這個清繳率的提升意味著什麼,稅款絕對是以億計數的英鎊提升的。
而這個改變卻非常簡單,就是在納稅通知書的最後添上一句話,把按時納稅的真實人數寫上去,讓所有人知道,已經有很多人按時納稅。
微小的改動,幾乎沒有增加成本,而回報卻如此恐怖。這就是社會認同的力量,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但社會認同也有“反作用力”,更加深入的研究表明,人們並不是一味的“從眾”,想要跟所有人群保持一致。
人們願意保持一致的是自己所屬的或想要進入的人群,反過來說,人們會跟不想扯上關係的群體保持距離。
這就是之前所提及的那個三星廣告高明之處:年輕人排隊買蘋果,其中一個人說他是替人排隊的,最後排隊的人揭曉,原來他是在替自己中年父母排隊。
這個廣告高明在於它抓住當時的社會心理,年輕人不喜歡與自己老土的父母為伍,而三星把蘋果和他們老土的父母聯絡在一起,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