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崇禎就是這樣的人,從不肯認錯,也沒有擔當,總是委過於人。最後,他也把自己的生路給堵死了。
在李自成率領起義軍逼近京城時,崇禎本想著遷都,逃到南京再重整旗鼓。可他又不想揹負責任,但千方百計地想誘使群臣開口。
但透過陳新甲等人的遭遇,群臣已經看透了崇禎的心思和手段,誰也不提,誰也不說。
道理很簡單,你提出遷都的建議,皇帝便會順水推舟。可等安定下來,若是有人對遷都提出異議,那你的人頭,就是皇帝對內外交代的籌碼。
說到底,崇禎不是真的要“君王死社稷”,而是既沒有擔當,又被顏面所累,才被迫自掛東南枝。
而崇禎心理的陰暗也能從此事看出,你死就死好了,為什麼有臣子建議先送太子去南京,他又不接受呢?
可以說,這一系列的失誤,直接導致了南明在爭位奪權的內訌中的迅速崩潰,未能出現如南宋劃江而治的局面。
大明有這樣的領導人,文臣武將、億兆子民有這樣的皇帝,也真是悲哀又悽慘。
郭大靖看完了所有的情報和彙報,對目前的局勢也有了較為準確的判斷。
建虜雖然暫時安定下來,但不管怎麼折騰,戰略主動權已經轉到了東江軍的手中。
在哪裡打,何時打,基本上是東江軍來決定。
建虜一沒有大舉發動的物資基礎,其次也對東江軍的倚堅防守忌憚恐懼。東江軍又是有序的擴張,並沒有留下可供建虜襲攻的薄弱之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