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制墨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藝,主要以徽州人為主,他們常年旅居在外,荊州、襄陽、辰溪等地,為的就是桐油,除了桐油外,還有松油、松樹等。
煉桐油取煙,一人可照顧百盞煙燈,一斤桐油可以取一兩菸灰,上等菸灰抿一下,對著陽光斜視,可以看到紅色,為上上之選。
而松油和松樹,則是使用煙道船,將十餘丈的像船篷一樣的松板,拼接成十多丈的煙囪,每隔出一段露煙孔,靠近尾部叫青煙,最為上乘,靠近中節為混煙,為普通磨料,靠近頭部為煙子,磨細後粉刷或者印染書籍,這類的書通常都是各大書坊、詩社寫的不入流的文集、話本和小說。
而取菸灰只是第一步,之後還要經過和料,這些和料都是不傳之秘,就朱祁鈺自己知道這個和料的調配就有數百種之多,而後是壓模、晾乾、描金,最後變成成品。
如此製作的墨,自然昂貴無比,即便是松樹混煙製成的磨料,也要二百多文一斤。
景泰四年的新大明寶鈔使用的油墨,這種鈔票用的墨水,更是皇家獨有的配方,在缺氧條件下對桐油進行加熱的黑色粉末,新增各種魚貝類熬膠進行和料,最後形成帶有金色的桐油墨。
這便是傳統的油墨和墨水,這種墨水製作出來,不帶一點臭味,甚至還有一種松木和桐樹的草木香氣,這也是常說的書卷氣,書卷氣就是墨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