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九百二十九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駙馬都尉薛桓案中,為何群臣,尤其是都察院、翰林、給事中們一言不發?這屬於典型的因言降罪,這不是皇帝失道嗎?

薛桓自己找死,士大夫們就是想幫腔,也不能幫腔,且不說那個群臣的噩夢,太子少師胡濙還活著,就是沒活著,禮部還有姚夔、劉吉等一眾為陛下灑水洗地,就是這件事本身,陛下做的已經非常寬仁了。

薛桓這種人,如果只是當米蟲,那無所謂,但是他做了這些事,薛桓就變成了險人。

蜀漢之時,李邈任犍為太守、丞相參軍、安漢將軍,李邈和諸葛亮有怨,諸葛亮死後,李邈上書詆譭諸葛亮的功績,被蜀後主劉禪直接下獄坐罪處死。

殺掉李邈的原因很簡單,若是諸葛亮還活著,李邈的話大可置之不理,諸葛亮說不定還會為李邈求情,可是諸葛亮薨逝,李邈的發言,就非常非常危險了,李邈便成了險人,當誅。

蜀後主劉禪很多時候都被人說成扶不起的阿斗,不過在一礦打八礦的絕對實力面前,劉禪能在諸葛亮死後,將蜀國撐了四十多年,絕非昏主,劉禪殺李邈,是很有必要的,當時朝中有益州吳氏也就是吳太后外戚一系,還有川中本地人一系,劉禪的主要擁躉,便是諸葛亮控制的荊州派這些外地人。

李邈公然詆譭諸葛亮,甚至否定諸葛亮的功績,諸葛亮屍骨未寒,劉禪不殺李邈,荊州派還會一如既往的支援劉禪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