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賓言看著懊惱無比的徐承宗只感覺有趣得很。
魏國公徐承宗與兩浙鹽商商總費亦,是大明財經事務的一個縮影,同樣,也是大明從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蛻變的特質之一。
洪熙元年,也就是明仁宗朱高熾登基的那一年,御史龐尚鵬上奏,請求革罷糧長,以里長收糧,十年一審。
自洪武年間確定的官收官解正賦納解制度,再次轉變成了民收官解。
李賓言親眼看到過大明的基層制度的敗壞。
第一次基層制度的敗壞,是衛所制的全面敗壞;第二次的基層制度敗壞,則是糧長制敗壞,大明朝廷從洪武年間起,徹底失去了對基層的管理和控制。
權力出現真空,一定會有人填補。
糧長革罷之後,一百一十戶挑選十戶富裕之家為里長輪換,基層的權力被牢牢的把控在地方縉紳手中。
大明基層制度的崩潰,地方縉紳把控權力,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在幾十年的發展中,大明的小農經濟似乎走入了迴圈之中,自耕農越來越少,佃戶越來越多,百姓愈加辛苦耕種,卻收穫寥寥,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驟逢災年,便是賣兒賣女。
而得勢之家的佃戶叢僕、遠親舊朋,富者愈富,田畝連綿萬頃,絲竹盈耳,往來皆為勢家,而這一個個勢家,成為了一個個的節點,人脈就像是蛛網上的蛛絲一樣,將大明編製成了一張巨大的蛛網。
這些先富起來的大明“勢家”以及僕從,掌控著巨大的社會財富與權力,即佔據分配地位的資產階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