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就在陸垚等人在擂臺賽上大展拳腳的時候,遠在邊關的范仲淹和韓琦,也在與大夏國進行著談判。同時,王安石和陸垚提出的先弄清楚對方的兵力部署和配備,以及周遭一些環境的調查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宋夏之間的戰爭,佔據主動的會是李元昊一方,最後雙方的結果就是宋夏和議。
慶曆和議是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與西夏達成的和議。宋夏戰爭爆發後,宋朝屢遭失敗,損傷慘重,朝野震驚。且軍費開支浩大,人民負擔加重。西夏在對宋戰爭中損耗也頗嚴重。又因雙方停止互市,西夏國內物資日見匱乏,故遣使與宋議和。慶曆四年(1044年)十月,雙方定議:1西夏首領元昊答應取消帝號,而由宋朝冊封為夏國主;2宋每年賜予西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另有其他歲時賞賜,合計絹十五萬匹、銀七萬兩、茶三萬斤;3重開保安軍(今陝西志丹)、高平寨(今寧夏固原)等沿邊榷場貿易。史稱“慶曆和議”。
宋寶元元年(1038年)十月,北宋藩屬西平王元昊(又名曩霄)稱帝,國號大夏,年號天授禮法延祚,史稱西夏。翌年,宋仁宗下詔褫奪元昊所受宋朝官爵和賜姓,以定難軍節度使懸賞其首級。元昊則出師攻宋,挑起宋夏戰爭,自康定元年(1040年,天授禮法延祚三年)至慶曆二年(1042年,天授禮法延祚五年)先後在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戰勝宋軍,俘宋將劉平、石元孫,殺任福、葛懷敏。宋朝無力消滅西夏,主和意見佔上風,而西夏在進一步攻擊時被宋朝知原州景泰挫敗,無法實現“親臨渭水,直據長安”的目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