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電影節看起來光鮮亮麗,其實也各有各的苦惱。
金像是苦惱於排外跟抱團取暖,就香江現在那個小市場,每年跟自娛自樂一樣,根本沒兩部新片,也沒幾個新人。
金雞是苦惱於機制,兩年一次的評獎機制已經趕不上當前電影市場的發展速度,再加上政治上的傾向跟評獎過程的不透明,影響力一直上不去。
而金馬的苦惱就比較世俗,他們缺錢!
曾幾何時,柏林電影節主席銷售影展門票,被指責為掉錢眼裡了。
但是,外人哪裡知道電影節的苦。
俗話說的好,無錢寸步難行,有錢能行千里。
電影節雖然是搞藝術的,但是,藝術之餘,人家也是要吃飯的!
藝術這玩意,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又不像某些古老的行業一樣,是長在身上的掙錢工具,躺下就能有錢到賬。
於是,柏林電影節就開始向著商業轉型,雖然沒向戛納一樣全面倒向好萊塢式的商業市場,但總歸是開始朝著市場傾斜了。
金馬獎比柏林好一點,每年電影節的資金大頭都是政府給的。前幾年彎彎的經濟衰落,當時金馬獎就多次易地舉辦,今年在臺北,明年去花蓮,後年回臺中,頗有幾分“不差錢”百花獎的既視感。
除了地方贊助之外,金馬獎的轉播也是要收費的。當年超視在拿到轉播權之後,內地的觀眾也是第一次在電視機裡看到了金馬獎的頒獎盛況。只不過是在兩個小時之後,轉播還是有延遲的,不像現在的直播似的,實時就能看到頒獎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