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陛下,據最近電報奏報,艦隊已離開果阿一個月。”
劉鴻訓回道。
朱由校聽後點首,然後說道:“本朝也一樣,要想宗社長存,太阿不移,也得讓天下漢人可以在其他人面前為人上人,相當於收買他們!”
“治國,以利益機制為主導,總是比以道德機制為主導,更易打動人心,也能更好的被執行下去!”
“而朕現在就指望著透過下西洋後,帶來的新的貿易擴張和殖民擴張,給所有漢人乃至整個東方儒系文明帶來更多的利益,以保障朕的帝權!”
“陛下說的是。”
劉鴻訓回了一句,又道:“在畢公提出以信治國為理念之前,多崇尚以禮治國,以道德機制為主導,故而要求天子崇德懷仁,言:其身正,則不令而行!”
“然而,縱觀古今,見賢思齊者少也!”
劉鴻訓與畢自嚴在治天下這方面的著重點是不同的。
搞錢法改革出身的畢自嚴,更注重透過經濟手段來解決國內矛盾。
即透過對外擴張的方式,來延續帝國現有的太平盛世。
而劉鴻訓是翰林出身,長期處於朝廷實務之外,而得以有機會冷眼旁觀整個大明內部的社會生態,進而,養成了更注重內部改良的習慣。
劉鴻訓也就在這時候繼續說道:“即便有廉恥之心者,精神上想約束自己,可在物質上的享受上,卻難以遏制自己;”
“也因此,以往之朝,雖有君王以約束自己而使國家中興,卻也難以避免民匱國窮,只肥了天下豪強而已,而今朝廷以利收天下民心,反而更使國強民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