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杜英也曾經多次考慮過未來如何面對更加廣闊的世界。
這大概不算是好高騖遠,因為在有了火器的加持下,杜英最終能夠橫掃中原,本來就已經不是存在懸念的事。
而對於四方,單純的不斷佔領顯然不切實際,就像是方才杜英和王猛所探討的那樣,驟然擴大的疆域卻無法獲得財力物力的持續供應,再加上遙遠的距離會直接影響到朝廷的決策,所以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
在通訊手段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之前,杜英也不打算把實控範圍設定的太大,不過也不可能只侷限在傳統九州的範圍內,帝國的周邊定然是要留有足夠的緩衝,而且已經在歷史上的盛唐得到驗證的烽火臺體系,也能夠確保朝廷在遙遠的西域仍然能建立完善的屯兵、警備系統。
當然,安西都護府的最終崩塌,是因為安史之亂的內部戰爭,也是因為外界強大敵人的出現——步步蠶食的大食人最終讓邊境上的諸多小國陸續倒戈,這成為怛羅斯之戰唐軍飲恨的關鍵,也讓安西都護府的存在價值受到了朝廷的質疑。
穩定內部,那不歸邊將來管,但是杜英提到了邊軍應該負責的一件事——警惕且監控有變強跡象的對手。
利用朝廷恢復的朝貢體系和隨著商貿鋪開的貿易網路,監控著這些小國家的一舉一動。
學習漢家文化和新政,這沒有什麼問題,因為華夏文化本來就是建立在深深地地域認同、民族認同和血脈認同之上的,所以信仰華夏文化的人,就會不由自主的熱愛並且眷戀著這片土地,也會讓這些小國子民自慚形愧,將前往華夏視為近乎於朝聖的存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