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超聲線陣探頭在患者臍水平以下探查雙側腹壁動脈,周從文觀察其走行並在心裡默默記住,以便術中避開探查到的血管。
周從文自從開始操作後就沒有任何停頓,找到血管位置後開始測量皮下組織及腹直肌厚度,預估進針長度。他只是偶爾抬頭看一眼螢幕,默默記下數值。
“我去……原來他是影像科醫生?B超用的好啊。”
“好什麼好,就是找一下血管,你不會?”
“我當然不會,他們好像不光是在找血管,還測量皮下組織及腹直肌厚度,越來越覺得這麼做更科學。”
醫大二院的主任們雖然沒見過類似的操作,但畢竟是老臨床醫生,眼睛都很亮,周從文操作的每一步的意義在哪裡看一眼就知道。
簡簡單單的操作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戶,窗外是嶄新的世界。
測量、標記完畢,周從文選擇恥骨聯合向上10cm的位置,左側旁開2cm,區域性浸潤麻醉。
切開面板及約0.5cm腹直肌前鞘,將穿刺針經切口處穿刺入腹腔,注入約30mL生理鹽水後使用超聲凸陣探頭觀察。
有的主任陷入沉思,有的則若有所思。
術者雖然年輕,卻不氣盛。他並沒有單純的選擇快速完成操作,在楚院士和眾多上級醫院的主任面前顯擺自己的技術。
醫生,
外科醫生,
尤其是基層醫院的外科醫生,
他們有一種很奇葩的觀點——手術切口越小、手術做的越快,就證明醫生的水平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