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另一份記憶從沒告訴他,這個時代的叛軍盜賊會和剿賊官軍做人頭買賣。
訊息帶回興平裡,把劉老爺氣得暴跳如雷。
“災年裡,旱災!我興平裡家家戶戶每人勻出三天口糧獻給官軍,就換到個這結果?別說沒打仗,連陣都沒對,賊人就被放跑,拿老廟莊遇害鄉民的腦袋回城領功!”
在家裡劉承宗一句話都沒說。
直至父親牽頭聯絡里長召集宗族,提議幫助老廟莊死難百姓收屍,他還在消化此次事件對他的觸動。
啟程向北離開興平裡時,劉承宗忽然模糊的想到另一份記憶裡有個一直不能理解的詞——軟弱性。
現在他也不能說理解了這個詞,只是這次觸動讓他多了點思考,或者說是讓他由這個詞,上升到對另一份記憶中某些碎片,結合自身環境的歸納總結。
比方說張千戶率三百衛所軍與賊人交易,用老廟莊鄉人首級交換賊人自行撤走。
這事出乎他的預料,但對他來說並不像父親那麼難以理解與出離憤怒。
他能理解,能理解一個將軍帶著二三百飯都吃不飽的部下面對未必能戰勝的敵人,做出各取所需的妥協之舉。
儘管這毫無責任感、有愧人格、極為無恥,他能理解。
他只是驚訝於自己居然能對一個二三百年後出現的詞語感同身受。
從哪感同身受?
從他家族頂樑柱父親劉向禹身上,從老師楊鼎瑞身上,甚至包括他自己,他看到了文人的軟弱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