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趙構停留郴州治所郴縣的第二天傍晚,隨駕扈從官兵因不滿城外營地又溼又熱且蚊蟲叮咬難耐而怨聲載道。
御營左軍統制苗傅早就不滿朝廷一再南逃,趁機私下聯絡右軍副統制劉正彥,意欲起兵“清君側”。
藉口則是御營都統制王淵陷害同袍(暗指趙構嘴上抗同卻放棄江陵府南逃,致使大批宋軍及家屬陷在江北),且勾結內侍省押班康履,蠱惑皇帝南逃。
這個藉口並不怎麼高明,卻受到了害怕前往廣南東路送死的御營士卒積極響應。
剛剛趕到郴縣的王淵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遭到了叛軍伏擊,當場身亡,把守城門的中軍統制吳湛也認為“苗傅不負國,只為天下除害”而主動放叛軍入城。
兵變進展異常順利,但若是以為這場極具“趙宋特色”的兵變就能“改變歷史”,只能說想多了。
苗傅行非常事,卻無非常志。
俗語云: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其人已經做下了這等必然要殺頭的大買賣,卻毫無“捨得一身剮”的思想覺悟。
直到瑟瑟發抖的小趙官家登上郴縣“行宮”城牆答叛軍話,苗傅都沒有想清楚自己將來該如何脫身,乃至主動制止亂叫嚷的叛軍——別咋呼,聽官家訓話。
趙構到底是經歷過多次大風浪考驗的亂世皇帝,見叛軍頭目色厲內荏,即便自己內心依然怕得要死,卻還能強作鎮定,當即質問苗統制為何要帶兵造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