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的王爺,這樣一輩子的豢養,重重枷鎖,無所事事,醉生夢死,還不如一個普通人,老實說,朱慈烺不想讓自己的子孫繼續下去。
因此他在繼位之後,沒有準許弟弟永王就藩,還將周王和蜀王召到了京師,主持宗人府,某種程度上,其實已經是打破了成年親王外放就藩,終身不得返回的祖制。
為此,朝中一直都有不同的意見,朝臣時不時的都會上疏,要求永王到四川就藩,同時令周王返回封地。
朱慈烺一概不理。
同時的,朱慈烺也對不論功績,不論學識,只要是皇帝的兒子,就可以被封為親王的祖制,有所斟酌。
就這方面來說,清朝做的比較好,清朝的皇子,有人可以做親王,做議政王,做顧命大臣,但有的卻只能被封為一個貝子,終身默默無聞,其後代很快就淹沒於歷史的煙雲之中。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清朝奉行論功行賞,即便你是皇帝的兒子,但沒有功績,也是不能被封為親王的,順治帝在位時,僅追封了幼殤的皇四子為榮親王,其他七個兒子皆不給封爵。也就是說,康熙並沒有親王爵。
而康熙一共35個兒子,最後成年的皇子有15人,但被封為親王的,卻只有四個。且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隨著功績的增長,步步觀察,步步提升的。
雍正就是最好的例子,康熙十七年生,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一直到康熙四十八年,十一年後,才被封為和碩雍親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