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錦州南,石門山上,明清雙方攻防激戰正酣之際,在其東南方向的小淩河西岸黃土嶺周邊,也正進行著一場更為慘烈的戰鬥。
之所以說這邊的戰鬥更為慘烈,蓋因此戰中有許多新的戰法被首次應用。
而且,在黃土嶺攻防戰之中,火炮的使用率是為最好,也效果最佳,配合著新的戰法,其推進速度已完全快過石門山那邊。
可以說黃土嶺之戰,就是張誠一場勇敢大膽且冒險的嘗試,很幸運,他成功了!
不同於別鎮明軍兵馬,各營自有主將,每逢戰時各依軍令分守各處,或是分別負責攻打各個要塞城寨,彼此之間缺乏協同。
而且,在此時的大明,雖也有一些步炮、車騎協同,甚至是步騎車炮協同的戰法,但也因各營分屬,而協同不力。
然張誠麾下的宣府兵馬,卻沒有這些弊端!
首先是宣北軍,在組建之初,即為張誠牢牢掌控,各營皆以他為最高統帥,主將只是負責具體任務的執行。
而所需錢糧的收支與撥付,各營戰損兵額的補充,這些控制軍伍的關鍵之處,皆另有一撥官將來完成。
如此,便防止了兵為將有的弊端,各營主將因此也必須完全聽命於張誠一人,否則,一旦被張誠掐斷錢糧供給與兵員補充,那這個營伍也就離消失不遠。
再有,張誠在宣北軍建立過程中,幾番調整各營分屬的千總,為的就是使各營主將習慣此種操作,這也為以後麾下兵馬眾多時,進行大調動和主將更換埋下伏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