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明一方的戰略,就是將計就計,以吳三桂和張誠兩部強軍為主力,分別攻取石門山與黃土嶺清軍陣地。
再以東協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兩部兵馬,合為一路,待吳三桂攻取石門山後,伺機從東西石門殺出,進兵錦州城下。
而山海關總兵馬科所部兵馬仍駐紮乳峰山上,洪承疇的中軍行轅也設在這裡的一處高峰之上,他們固守為主,觀戰場情勢變化再作定奪。
同時,遼東祖大樂、薊鎮陳仲才、宣大郭英賢,各自抽調的精銳騎兵四、五千不等,他們都聚集在松山西側平川,整軍待命。
按照預想,明軍全力攻打石門山、黃土嶺,擺出一副要進解錦州之圍的態勢,以誘使韃賊主力出擊,好見招拆招。
依張誠猜測,小淩河東岸必然駐紮有清軍精銳,他們或過河支援黃土嶺,或在更南段渡河,突襲小淩河口。
而女兒河畔白廟堡韃賊精騎,一旦得知這邊明軍主力被黏住後,也必定迅速奔襲杏山,但他們的如意算盤註定打不響。
因為,長嶺山、五道嶺、杏山周圍駐守的各將早就得了信,已經有所防備,又豈會被韃賊輕易襲破?
而且在張誠的估算內,就算韃子有心引誘明軍攻打黃土嶺,但也絕不會允許明軍渡過小淩河。
畢竟一旦明軍在小淩河東岸建立營寨,韃子就會顯得被動許多,不得不留一支強軍在那邊監視渡河的明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