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斌松從中國回來後還帶回了在中國買的大批的書籍,其中最多的就是法律法規方面的書。剩下的就是食譜了,家裡的廚師拿到食譜後十分開心,他是第二代美國籍華裔,手藝都是在美國跟師傅學的,接觸到這麼多的食譜還是第一次。而是尹斌松在中國吃飯的時候,每次都不忘記拿走人家餐館的一本點餐的小冊子。這種小冊子都有著美的圖片和對應的菜名,經驗豐富的廚師看著圖片也能夠索出做法來。
尹斌松提到在中國考察的經歷後,感嘆的說:“我明白你為什麼說派駐中國的人不願意回來了,在中國太舒服了。我計劃著把我們的工廠逐步移到中國去,那裡的電腦市場剛剛起步,誰進駐得早,誰就能夠搶佔到更多的市場。”
雅俐瑛憂慮的是另一件事,外資企業在韓國很難生存,而本土的企業又都希望去國外撈錢,企業少本國的就業機會就少,說到底這對韓國本土百姓不是件好事。
尹斌鬆解釋說:“韓國國內的物價過高是增加國民負擔、助長工會工資鬥爭、提高韓國企業的成本、降低國家競爭力、外國企業離開韓國的主要原因。這種問題也不是我們個別人或者企業憑著一股愛國之心能夠解決得了的,你作為編劇倒是可以再電視劇裡提一提。”
雅俐瑛點點頭,她現在一直在透過電視劇反應離婚後的婦女的悲慘生活,也是希望能夠引起社會上各方面人的重視,改善離婚婦女的待遇,修改現在不合理的法規。而國內物價過高的問題,不止一個編劇在劇本里的各種細節中體現出來。雅俐瑛不止一次的慶幸她選擇的是編劇這個工作,要不然在韓國這樣的重男輕女的大環境下,她一個女人本就沒有話語權。
兩人小別勝新婚,很是膩歪了幾天,就算是尹斌松去公司開會,雅俐瑛也會到他的辦公室裡工作,那裡有一個角落放了電腦傳真機印表機,是專門留給她來公司的時候寫作用的。雅俐瑛去劇組的時候,尹斌松除非實在脫不開身,不然也會送雅俐瑛過去。
李元濟孤家寡人一個被這兩人之間的粉紅泡泡刺激得不斷的抗議,但是也沒見他少去兩人的家裡蹭吃蹭喝。也許是因為他家裡人看不過去李元濟整天東遊西蕩的紈絝樣子,派他去法國巴黎的新公司做負責人。
當李元濟來到家裡跟尹斌松訴苦的時候,雅俐瑛想起了還在巴黎留學的聖美,她提議李元濟可以找聖美幫忙。李元濟對那個曾經的手下還有些印象,立刻要了她的電話,打算到巴黎後在找她。聖美能力很強,而且有著一股子韌勁,好像到了哪裡都能夠很快適應,並且讓自己過得很好。在遠離韓國的地方能找到一個本國人作為員工,而且又是個曾經共事過的,李元濟很滿意。再去巴黎的時候,對於在那個異國他鄉創出一番新天地,也充滿了信心。雅俐瑛看他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頭也不回的進了機場通道,原本心裡的離愁別緒都消散了幾分。
人在快樂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到了十二月底,高中已經放寒假了。雅俐瑛邀請馬瑪林和殷芮瑩來家裡玩,在結婚後,她還是第一次見到芮瑩。和一來就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的馬瑪林相比,芮瑩顯得安靜、沉穩。想起第一次遇見芮瑩時,她還是和馬瑪林一樣,無憂無慮,雖然任驕傲了一些,但是也總比現在這樣死氣沉沉來得好啊。
“姐姐,你過得好不好?姐夫對你好嗎?”
“嗯,我現在過得很好,倒是你怎麼又瘦了?”
“我長高了啊!”芮瑩特意站起來給雅俐瑛看。
“啊,真的呢!”雅俐瑛和芮瑩比了□高,現在芮瑩都快和她一樣高了,上次見面的時候還矮她一個頭的說。
“雅俐瑛姐姐,芮瑩的托福考過了,明年就會去美國了。”馬瑪林得意的樣子就好像考過了的人是她一樣。
“恭喜你芮瑩!不過不是還有一年的時間才畢業嗎?”雅俐瑛有些驚訝。
“嗯,我明年就可以申請美國那邊的大學了,因為不在這裡考大學,所以只要透過學校的畢業考試就行。”芮瑩恨不得現在就飛去美國,這兩年她可是拼命的在學習,早就把高中三年的課程學完了。她原本就聰明,只不過以前媽媽對她的要求不嚴,她本身也就不怎麼在意,只要成績保持在中上就滿足了。現在有了壓力,自然學得快。
雅俐瑛原本想說些什麼,最終只能心裡暗暗嘆息,芮瑩現在的狀態不是她幾句話就能安慰得了的。不過也比上一世的她堅強多了,以前她可是因為婚約取消而神崩潰了。現在她不過是消沉一些,但是總的來說對生活的態度還是積極的。
快到中午的時候,雅俐瑛帶著兩人來到屋子後面,那裡搭建著一個玻璃暖棚,原本是種著各種名貴的鮮花的,雅俐瑛現在都在裡面種上了蔬菜。兩人還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蔬菜地,就連原本有些憂鬱的芮瑩都露出了笑臉,她們跟著雅俐瑛學著給蔬菜澆澆水,甚至在雅俐瑛的指導下親自摘了想要吃的青菜。
雅俐瑛親自動手,做了一鍋水煮魚,魚是尹斌松的海釣成果,青菜都是剛才三人摘的。另外還放入了黃豆和豆腐。在這樣冷的天氣裡,吃這種辛辣的菜十分驅寒。三人都吃得滿頭大汗,馬瑪林還直呼沒吃過這麼新鮮的青菜,表示有空的話一定還要再來。就連胃口小的芮瑩也吃了兩碗飯,吃完後雅俐瑛看那兩人肚子圓滾滾的,就帶著兩人在院子裡散步消食。
尹斌松出差去了,雅俐瑛在家也無聊,就留了馬瑪林和殷芮瑩在家吃晚飯,馬瑪林回家也是一個人,立刻答應了,芮瑩遲疑了一下,也留了下來。雅俐瑛想了想,家裡還有一條鮁魚,她決定今天做鮁魚餃子。反正還有長長一個下午的時間,三人可以一邊包餃子一邊聊聊天。帶著兩人又去溫室裡割了韭菜,回來後跟家裡的廚師說了今天打算包鮁魚餃子,廚師把材料都弄好,放到小餐廳裡。三人就慢慢包著餃子,順便聊聊天。吃過晚飯後,雅俐瑛又給芮瑩和馬瑪林兩人分別裝了一個飯盒的餃子讓她們拿回去吃。
芮瑩回到家裡,發現殷振燮和沈秀珍都在客廳看電視,心裡明白他們在等她回來,不由得心裡一暖。
“今天去你姐姐家玩得開心嗎?帶了什麼回來啊?”沈秀珍問。
“嗯,玩得很開心。這是我和姐姐一起包的鮁魚餃子,我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餃子餡裡還能有魚呢!”
“這是你姐姐包給我們的?”殷振燮看著芮瑩手裡的飯盒希冀的問。
“爸爸媽媽想吃的話,我等下把這個餃子的做法告訴阿姨,讓阿姨明天做吧!”芮瑩說完就哼著歌走進廚房裡,把飯盒放到冰箱裡。這可是她和姐姐包的餃子,姐姐雖然沒有說但是芮瑩不認為這鮁魚餃子是姐姐讓自己拿回來送給爸爸媽媽吃的。不過,她走之前已經跟姐姐要了做法,爸爸媽媽明天再吃也不晚,反正現在也過了晚飯時間了。
沈秀珍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餃子,不由得嚥了咽口水,小聲埋怨道:“這死丫頭,拿了吃的回來,也不知道叫我們嚐嚐。”
第二天是星期天,阿姨一大早就去買了鮁魚和韭菜,按照殷芮瑩給的做法包了鮁魚餃子。中午吃飯的時候,殷芮瑩吃著昨天拿回來的餃子吃得津津有味,沈秀珍和殷振燮看著女兒碗裡的餃子,聞著那明顯比自己這邊更香的味道,都暗暗的嚥了咽口水。
“那雅俐瑛真是的,既然包了餃子,也不知道多做一些,哪有隻做給女兒吃,把我們兩個長輩都忘記了的道理啊!”回到臥室後,沈秀珍不由得發起了牢騷。
殷振燮沒有接這個話茬,他看著芮瑩剛才吃的餃子,回憶起了以前跟韓景惠生活在一起的時候。韓景惠的廚藝十分出色,那時候他每次回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做的各種美味的食物。現在卻是無緣吃到了,雅俐瑛看來也繼承了母親的好廚藝,只是她一直不肯認自己這個父親,更不可能會讓他嚐到自己做的菜了。
“芮瑩和雅俐瑛相處得好就行了,她們的事情你不要干涉!”殷振燮到底還是不願意聽到沈秀珍抱怨雅俐瑛的。
很快又一年過去了,這次過年的時候雅俐瑛原本是打算在韓國跟著尹斌松的父母一起過的,只是那兩人過年的時候都在美國,這倒是省了事,韓景惠跟美國的親戚久不來往,也沒什麼人需要上門拜年的。金時俊的親人多數在韓國,他也不願意回去,在美國待久了,已經不怎麼在乎過年這件事了。
尹斌松帶著雅俐瑛倒是跟著父母把紐約的親戚都拜訪了一遍,這個年讓雅俐瑛終於有了做人媳婦的感覺。雖然姜旭姬沒有讓她像傳統的韓國媳婦那樣早早起來做家務和伺候她,但是婆媳兩人的相處時間多了起來。
姜旭姬是個很爽利的人,跟趙迎春的格類似,因為跟金時俊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對於他的繼女,她也是當半個女兒看待的。再看尹斌松結婚後氣色很好,心情愉快,她這個做母親的對於雅俐瑛就越發滿意了。帶著她去走訪親戚的時候,事前也總是提點雅俐瑛一些需要注意的事,年前還拉著雅俐瑛婆媳兩人一起去購物。如果說男人的友誼是在酒桌上建立起來的,那麼女人之間要加深感情最好的方式是一起去購物。雅麗瑛跟姜旭姬之間的相處不像是婆媳,更像是朋友。
在家裡待著的時候,雅麗瑛就會換上傳統的韓服,這是作為新媳婦必須的。尹斌松看到雅俐瑛穿著傳統的韓服感覺十分新鮮,樂呵呵的幫著拍了好多照片。
只是這樣一來,雅麗瑛跟孃家人相處的時間就很少了,只是過年的時候去拜訪了一次。雅麗瑛雖然想家裡人了,但是也不好意思嫁過來的第一年就往孃家跑。因此世瑛由候補轉為正式的球員的第一場比賽,她是全家最後一個知道的。
由世瑛親自打電話通知她,他在農曆初十的時候得到了一次上場的機會。雅麗瑛跟姜旭姬商量把那一天空下來。姜旭姬知道原因後,很感興趣,提議全家一起去看球賽。然後就直接聯絡了金時俊,那一天兩家人一起出發到了球場,他們買到的票離賽場十分的近。世瑛第一眼就發現了他們,原本緊張的心情在看到家人舉著的寫著“世瑛,加油!”後牌子,就開始平靜了下來。
雅俐瑛不懂籃球,韓國的主流運動是球賽。但是她仍然十分捧場的看完了這場球賽。不過聽尹斌松的解說,作為新人,世瑛這次的表現十分出彩。
之後只要有世瑛上場的比賽兩家人都會到場為世瑛助威,回到了韓國之後,雅俐瑛也十分關注nba的比賽。沒辦法到場至少在比賽的時候能夠守在電視機前看著他。
nba賽季出現了一個韓裔球員的事情很快就被韓國的體育方面的傳媒注意到了。殷世瑛這三個名字隨著賽季的展開,開始頻繁的出現在了報紙上。作為少有的能夠進入到美國nba球隊的韓國人,又如此的年輕,韓國媒體樂於關注他,把他視為韓國的驕傲。
在各種體育雜誌報紙上頻繁的出現了世瑛的名字和照片之後,一向跟體育不沾邊的八卦雜誌注意到了這個球員長得和一個韓國明星崔成德十分的相像,於是抓住這一點做噱頭,報新聞的時候更注重的不是殷世瑛投了多少球,得了多少分。更多的是討論殷世瑛的身高、髮型,還有記者偷拍了不少殷世瑛私底下的生活照。
原本在韓國只有球迷才會觀看的nba比賽,因為媒體的宣傳,使得許多對籃球不感興趣的韓國人也開始關注起比賽來。這些人中就有殷振燮一家。
75、世瑛成名線上閱讀 www.yuzhai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