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聽了這話,典韋寒聲道:“如此佛門,豢養妖魔肆意吃人,究竟在圖謀什麼?”
喬玲玉:“是啊,按理說,佛門裡應該是人族佔多數,妖魔只是極少數,但那些慈悲為懷的和尚,卻容許妖魔吃人,著實匪夷所思,莫名其妙。”
典韋:“你可知其中緣故?”
喬玲玉不緊不慢說道:“其實,我一開始是打算前往隱州的,但我對佛門一無所知,我想先做一些瞭解再去。
巧了,我發現這個秘境中藏著大量的佛門典籍,便想著先讀幾本佛經,看看能否參悟一點門道出來,只是沒想到,這一讀便是兩百餘年。”
典韋:“你讀出了什麼?”
喬玲玉:“佛門特別重視慧根,追求大智慧。”
她反問典韋,“你覺得一個人如何才能獲得大智慧?”
典韋沉思起來。
佛門所探討的“智慧”,顯然不是指一個人的腦子聰明不聰明。
聰明反被聰明誤。
聰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的人一定是聰明的。
他含糊地回答:“多聽,多看,多讀書,多思考,多經歷一些事情。智慧是人生感悟的結晶,一點點累積出來的。”
喬玲玉:“但那終究只是個人的智慧,不是大智慧。人是渺小的,大智慧則是無窮無盡的,試問渺小的人如何才能獲得無窮多的智慧?”
典韋眉頭微蹙,正色道:“按你的意思理解,凡是已經獲得大智慧的人,必然要活得無限久,經歷無限多,見過了滄海桑田,也抵達了星辰大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