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古代國公和王爵封號含義(轉載)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中國古代國公和王爵封號有什麼含義?爵位封號和地位排序有關嗎?》

————————轉載

中國古代封爵的制度早在商朝就有了。爵的意思本來是一種用於祭祀的禮器,各方諸侯要經過天子的同意才能使用它來祭祀。後來它演變成了分封的一種象徵。每一個朝代的封爵制度都或多或少有點區別的,比如周朝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秦朝二十等爵,漢朝加上王爵,三國時曹魏改九等爵,之後南北朝各一套,然後隋朝基本有了一個穩定的制度,一直到元朝都變化不大。明朝進行了皇族和外人的分流,而清朝同樣也分流,而且整合了一部分勳官的封號,下面我會詳細說。

同等爵位,理論上是平級的,但根據具體封號的不同,事實上也有貴賤之分。漢朝以後、隋朝之前的爵位封號,多為郡縣名,具體尊卑和郡縣的大小、人口、經濟有關;而隋朝到明朝這一長段歷史中的爵位封號,親王和國公大多數是參考的春秋戰國的諸侯國,好壞和東周列國的大小有關;其餘封號仍然是郡縣名,其具體地位和郡縣大小、經濟有關。

春秋戰國的諸侯國,來源是周朝的五等爵位,但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當時周朝有兩套系統,除了公、侯、伯、子、男這套列國諸侯的爵位系統序列以外,還有公、卿、大夫、士這個官員的等級序列。春秋戰國的那些諸侯國,它們的國君就是對應五等爵位中的某一等,比如:商朝王室的貴族被封到宋國,爵位是公爵,所以宋國是公爵國,宋國的君主是公爵;姜子牙他們家被封到齊國,爵位是侯爵,所以齊國是侯爵國,齊國的國君是侯爵;鄭國他們家出身不好,但護駕有功,封為伯爵,所以鄭國是伯爵國(《鄭伯克段於鄢》裡的鄭伯就是這麼來的);像南方的越國、楚國、吳國、巴國等,中原人覺得他們是蠻夷,他們的爵位比較低,屬於子爵國。這些諸侯君主,不管爵位高低,都不是官員,而是貴族、國君;相對的,公、卿、大夫、士這個體系評價的是官員的等級。比如輔佐周成王的周公旦(姬旦),就是這個體系裡的“公”,是周朝中央政府的官員,而在五等爵位體系裡他是侯爵,封在魯國;地方諸侯國的官員就是“卿”這個級別的,大國比如晉國,有六卿,小國比如魯國,有三卿,等等;往下的大夫和士,也是諸侯國的官員序列,也可能是卿下面的臣屬。當時的情況還比較原始,爵位沒有發展成熟,有時候官和爵並沒有分家,因此在施行分封制的時候,才產生了這樣兩套系統平行的混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