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只有我神宗皇帝眷憐朝鮮小邦,發天下之兵、糧,拯救我朝鮮于水火,實在是千載罕見啊。”(註釋1)
泰昌二年三月初一,朝鮮義州西門。
城門大開,一隊隊開原戰兵長驅直入從義州經過。
平遼侯劉招孫的手被一個朝鮮老人緊緊握住。
老人痛哭流涕,情緒顯得格外激動。
周圍站著的義州朝鮮士兵,都放下手中長槍和钂鈀,呆呆站在原地,聽這位老者追憶往事。
遠處城牆上,一排排朝鮮火銃手還在忙著朝天空射擊。
喬一琦望著眼前這幕情景,長大了嘴巴,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鎮守義州的這支朝鮮兵,參與了去年的薩爾滸之戰,隸屬於劉綎麾下的東路軍。
劉招孫帶著他們從遼東安然回到寬甸,渡過鴨綠江前,還給他們每人發了二兩銀子。
這些朝鮮丘八們,對天朝的劉千總,不,現在已經是劉總兵,自然是感恩戴德。
須知漢城的文官老爺們,拖欠起底下士兵兵餉來,比之大明更為犀利。
壬辰倭亂後,朝鮮兵力部署由重北輕南,變成了重南輕北。
眼前這支朝鮮兵,因為在薩爾滸折損了朝鮮顏面,被打發到北邊,已經半年多沒發餉,個個窮的像叫花子。
所以當聽聞劉招孫率兵前來追擊建奴,義州城中唯一想和明軍交戰的兩位虞候,被底下士兵生擒,交給劉侯爺處置。
劉招孫很大度的放這兩個武將回漢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