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了劉備的國號後,劉協召集賈詡、虞翻等人,重點審議了劉備的戰紀。
為了方便討論,虞翻安排陸議、徐庶等人做了一個沙盤。
當表示諸將的兵俑擺在沙盤上,隨著戰局變化不斷稱動,戰場態勢就變得直觀起來。
劉備為什麼能打得如此順利,也就有了解釋。
這群人都很能打,而且攻守兼備。
張飛、張郃善攻。張飛猛,擅長攻堅。張郃巧,擅長奇襲。兩人交替配合,所向披靡。
田豫、牽招善守,牢牢的護住劉備左右兩翼,並及時為張飛、張郃提供增援。
趙雲則指揮中軍,隨劉備行動,作為全軍的預備隊。
在他們的面前,馬韓接連遭受重創,潰不成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相比之下,倒是袁熙與軍功簿上的排位不太相稱。他的位置幾乎沒有動,而且一直在中後方。
應該是將張郃等人的功勞全部轉到了他的名下,這才讓他佔據了首功。
由此可以推測,張郃的功勞可能比寫出來的還要大,只是為了袁熙,他不得不往後挪一挪。
“看來征討高句麗之戰讓張郃受益匪淺。”虞翻撫著鬍鬚,有些惋惜地說道:“此人用兵能力在顏良、文丑之上,還是被家世拖累了。”
眾人沉默以對,沒人接虞翻的話題。
不管怎麼說,張郃畢竟是袁紹的舊部,又隨審配反叛。當初投降時,也曾有人向天子建議留下張郃、高覽,卻被天子拒絕了,一律流放海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