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史上41年的華夏戰場能稱得上大規模戰役的就只有年初的第二次沙會戰和中條山戰役是有原因的,鬼子在這一年更多時間是在計劃海外戰場,華夏戰場就有些無暇顧及。
現代網路上充斥著一種言論,認定太平洋戰爭時鬼子將精銳調往海外對付鷹醬,鷹醬對會的鬼子才是主力……這個觀點明顯經不起推敲。
鬼子戰前只有17個常備師團共三十餘萬人,這些甲級師團幾乎全部投入對華夏的戰爭,至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已經打了四年,而鬼子在華夏戰爭的傷亡人數平均每年五萬,再加上諾門罕戰役以及傷病等原因正常退役,鬼子精銳已經去了大半。
因此,鬼子調往太平洋戰場的部隊即便是甲級師團都有一半是從未上過戰場的新兵。
這一點可以由41年甲級師團編制驗證,調往太平洋戰場的甲級師團已非當年的甲級師團,下屬聯隊番號都不一樣,這些聯隊是在本島組建直接劃歸甲級師團指揮派往太平洋。後期兵源不足時更是將三流師團調往太平洋戰場而將精銳留在華夏戰場……
這主要是鬼子意識到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島嶼作戰,是不是精銳沒有太大區別,因為鷹醬一上來就用戰艦對著島嶼猛轟幾天幾夜,要麼就用海軍封鎖島嶼切斷其補給,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陸軍而是海空軍。
比如硫磺島戰役鷹醬稱之為慘烈的一戰……對手慄林忠道所率領的第109師團,其在華夏戰場不過是保障鐵路安全對付鐵道游擊隊的三流部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