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不是鬼方,但是比之鬼方更甚。”
“去年夏末秋初,鮮卑南下試探,被擊退。但朝廷日落西山,無有追擊之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鮮卑大軍退回草原。”
“今年春,鮮卑大舉南下,一舉拿下近九分之一的領土,令朝野震動,盡皆譁然!當然,這些與某關係不大,因為遼東和中原的聯絡已經被切斷,隨時都有可能會遭到鮮卑的大舉進攻。”
公孫度三言兩語便說清了大體的形勢,沒有絲毫隱瞞的意思。
大長老雖然很是吃驚,就他所知,當年鬼雖然強大,但被壓制得十分厲害,可以說每次都會被打得很慘,現在異族都這麼厲害了嗎?
不過大長老能得到十餘萬人的尊重,自不是尋常人,面上的驚色只是一瞬間便消失不見,緊接著卻是一臉的薄怒。
“異族怎敢如此猖獗?”
大長老鏗鏘有力的說道,“沒說的,都是炎黃子孫,理應同心協力,將他們給打回去,滅了他們!”
四大長老中的其餘三人亦是點頭表示贊同,另外的五位長老也僅僅是稍有遲疑,便跟著表示了贊同。
公孫度將三山九大長老的一應變化都收在眼底,不由大喜:看來這次……妥了!
“不是某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至少在十年之內,我們能保得遼東已是萬幸,想要將其打退那是萬萬不能。”
大長老眉頭一皺,道:“這個什麼鮮卑竟有如此厲害?”
其餘三山之人亦是覺得公孫度太過高看異族了,面現鄙夷之色,尤其是坐於末座的兩個年輕人。
程普和陽儀等人看得不由一怒,出身鮮卑的拓跋義更是想要現身說法,但都被公孫度給壓住了。
“呵呵!”公孫度苦笑一聲,看著大長老說道,“要說十幾二十年前的鮮卑,那倒是不可怕,雖然如今朝廷已經是日落西山,但也不是他們可以輕易撒野的。”
拓跋義對此感觸很深,下意識點頭表示贊同,只是沒人注意到這點,除了公孫度。
“但是自從檀石槐出現之後就不一樣了,混亂不堪、各自為戰的鮮卑各部被其一一收攏。然後帶領著鮮卑的鐵蹄踏遍了草原,打得其餘各族紛紛退避,不敢與之爭鋒。”
“若是檀石槐僅僅是馬戰厲害也就罷了,偏偏對於攻城也是有一手,今年南下不過月餘時間,便拿下城池數十座,堪稱無人能擋了!”
九位長老頓時不說話,一月的時間拿下數十座城池,也就是一天至少得拿下一兩座,這實力確實很厲害,厲害到他們也沒法去說什麼了。
氣氛為之一凝!
要是將三山的眾人嚇退了可不好,是以,接著,公孫度話音一轉,又說道:“好在鮮卑雖強,但人口上的天然劣勢是無法彌補的,朝廷雖已腐敗,但在此時卻是不可能置之不理,這樣一來,鮮卑的精力肯定會大部分被牽制。”
“而剩下的小部分精力,牽制遼東倒是能做到,想要覆滅我們卻是不能,除非是他們之前還沒有被打疼。”
“嗯?”
大長老等人不解,滿臉的疑惑。
陽儀則是適時的站了出來,說起了去年和今年鮮卑兩次來攻,均都損兵折將,無功而返的事情。
大長老等人不知道怎麼說了,但是看向公孫度的眼神卻是變了,既有震驚,亦有欽佩。
大長老再次和其餘八位長老無聲交流了一番後,突然說道:“值此情形,老朽與三山的所有人願意助公孫大人一臂之力,還請不要嫌棄三山民微兵寡才是!”
“哈哈!”
公孫度聞言大喜,道:“能得三山的英雄好漢相助,某以為即便不能在十年內擊退鮮卑,還我炎黃子孫一個安寧,至少也能使得鮮卑不敢輕犯遼東!”
此語一出,屋內的氣氛變得緩和。
“哈哈哈!公孫大人說笑了,老朽等人已經老得拿不起兵刃,穿不了盔甲了,唯一能做的,便是安心種地、打漁,不給大人添亂。”大長老笑呵呵的說道,“至於年輕人們,就隨他們了。想來值此建功立業的時候,他們也不吝惜身,還望公孫大人能給他們一個機會才是。”
公孫度心底罵了句老狐狸,接著,起身高聲道:“如今遼東與朝廷失去聯絡,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是極為缺少的,三山的好漢們若是能出手相助,那是再好不過了。”
頓了頓,公孫度看向大長老,又道:“大長老智慮深遠,不知可否出山相助?”
投之以桃,則報之以李!
三山能同意歸到他公孫度麾下,他認為大長老在其中的作用必然不小,況且,就這短暫的所見,大長老絕非常人可比的,是以,如今手下奇缺的他,忍不住出言邀請了。
然而,大長老稍作沉吟,婉拒了他的招攬——
“老朽出身草莽,大字不識一個,就不獻醜了。老朽還是繼續坐鎮三山,避免出現亂子吧!”
公孫度一聽這話,沉默了,三山到底和沓氏、東沓是有所不同的,文字和習性可能都不一樣,如今大長老等人同意了歸至遼東,但不代表底下的人沒有別的想法,有想法,就有可能出亂子,還真有需要大長老等人坐鎮穩定民心才行。
是以,公孫度糾結了半晌,還是同意了下來。
“好吧,暫時就依大長老所言吧!”公孫度卻也沒有完全放棄,在手下一群人全是年輕人的情況下,能有一位眼光長遠的老者,可謂是極好的,“太守府的大門隨時都為大長老敞開,以後要是局勢穩定下來之後,還請相助一臂之力才是。”
大長老猶豫了一下,便點頭同意了,算是和公孫度達成了默契。
公孫度見此,趁機又道:“大長老,不知海島上的生活如何?”
大長老見公孫度一臉的好奇,還以為真的就是好奇,微微搖了搖頭,道:“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吧,至少不會捱餓。”
公孫度點頭,問道:“不知大長老可願意搬到遼東居住?”
大長老以及其餘八位長老聞言俱是面色一變。
公孫度忙道:“不要誤會,某隻是覺得或許在海島上不用捱餓倒是不用捱餓了,但是危險也是不小吧,時不時的都會有從海上襲來的暴風雨,對吧?”
大長老等人沒有吭聲,但是面色卻是略有緩和,明白是自己誤會了。
公孫度也不在意,繼續道:“不說風暴,穿的呢?說句可能會讓諸位難堪的話,諸位的這些衣物頗為新奇,年紀大的倒是還好,剛生下的孩子怎麼辦?”
大長老面色再變,但卻不是對公孫度不滿。他們身上的衣物看起來就粗糙無比,也幸虧屋內除了公孫度,其他人都穿的是盔甲,倒也沒有顯得十分不堪,但是此語一出,再與公孫度一對比,那真是……欲哭無淚啊!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再有,天天吃魚,膩不膩?”公孫度沒有放過他們的意思,接著又道,“自古以來,五穀便是我們的主糧,現在不知諸位可還有什麼印象?會不會都已經忘了這些了?”
大長老等人面色變得十分難看,當年他們祖上渡海的時候的確是考慮到了這些東西,帶上了許多種子,但是海島上嘛,總會有風浪,也許不多,但是沒有都會有,也許不會都是十分巨大的風浪,但是每隔些許年,總會有狂風巨浪,數百年下來,很多都已經絕種了。